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 >奥先生传

奥先生传

2016-12-29 14:54 作者:巴山竹 阅读量:324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奥”先生曾是我的同事,因为他说话爱带一“奥”字而得了一个绰号——“奥”先生。“奥”先生话语中“奥”字一多,话语就不连贯,有时就只听见“奥”,而听不清话语,听话人听起来也就非常吃力,看他说话的样子更吃力,由于没有连贯的话语,听话的人听起来就少头绪,有时就弄不清他所表达的意思。他有次讲一节课,学员数了460多个“奥”字,平均每分钟就有近11个“奥”字,可想使用“奥”的频率之高。一个人有自己的口语,并不奇怪,但作为一个老师,有了自己怪异的口语,就不是学生的福气了。

“奥”先生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上世纪80年代,县上缺干部,在高中毕业生中招考了近百名轮换干部,半工半农,社来社去,原则上所招考的轮换干部回到户籍所在地的乡上去工作,但“奥”先生由于县上有人,虽也分在乡上工作,但没有回到原籍,而是留在县城周边的乡里工作。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奥”先生在县城周围的乡镇转了一圈,也由一般干部混到了副科级领导干部,成为一个小乡的乡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县撤区并乡,“奥”先生也由乡长转任为新建乡镇的纪委书记,“奥”先生心里不痛快,多次找组织,要求到党校深造,经组织同意后,“奥”先后分两次到地委党校和省委党校进修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摇身一变,成为一名知识分子了,也有了同组织讨价还价的本钱,再也不想回到乡镇去工作了,组织上就把他调到党校任副校长,我们也就成为同事了。

“奥”先生刚来时,为人低调谦和,工作勤奋,和同志们的关系也不错,但过了没多久,他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时间一长,原来一起工作的同事也就谝起了他过去的一些逸闻趣事。

“奥”先生属于自我感觉良好、一意孤行的人。他很少听得见别人的意见,总认为自己是有见地的人,对于很多事情,他都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别人认为难干的,不好做的,他认为简单得像一个一一样,别人认为简单得像一个一一样的事情,他认为非常难干。正因为如此,他往往和众人的意见相左,也就不合群了。他当副职时,跟同志们关系搞得很僵,经常要正职给他协调关系,为他擦屁股,他当正职时,往往成为孤家寡人,人心不稳,工作难以推开。

“奥”先生这个人疑心很重,就连自己的妻子也不放心,更不用说别人了,年轻时经常半夜三更从自己工作的乡上,摸黑走几十里山路,偷偷潜回妻子的卧室里藏着,等着看妻子是不是出轨,常常把夜里回来的妻子吓得半死。他到同事的办公室,只要听到办公室里边有人在说话,就蹑手蹑脚地站在门外偷听,直到有人发现后他才进入或者离开。

“奥”先生第一次跟同事发生冲突,是因为在一次论文答辩中,他硬要为一名没有参加答辩的学员的论文评为优秀,由于不符合相关规定,当时主持答辩的其他老师都不同意,我身为答辩组组长,当然更不同意了,并把有关规定说给他听,他当时极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只好作罢。但在学员毕业宴会后,借着喝了几杯酒下肚,跑到校长办公室,又哭又闹,说我把他欺负了,弄得我非常难堪。原来,他是为了讨好这个学员(领导干部),主动说要为他弄个论文答辩优秀。

“奥”先生管不好自己该管的事,但喜欢管别人管的事,每次开会,他都会把其他领导分管的事做以安排,但又说不到点子上去,还经常把学校的一些工作,他以为重要的,私下以个人名义口头或书面向上级领导汇报,弄得学校主要领导不知道所以然。他向分管科室长布置写有关材料,科室领导写好送给他,他看也不看,就丢在一边,把自己早以写好的送给相关领导了,弄得相关科室的领导哭笑不得,久而久之,关系自然就很僵了。

“奥”先生平时不大爱喝酒,但他喝酒时怪怪的,平时同事们在一起喝酒,他总是推三阻四的,甚至当场把同事为他斟的酒毫不客气地泼在地上,弄得一些同事当场下不了台,有几次争一点打起来,还是在其他同事的劝解下才平息了事态,但他喝酒也有例外,要是有上级领导或者女同志在场,他喝酒特别兴奋,也特别活跃,也很有礼貌,很有情调,酒量也随之增大,每次都是他第一个起身敬酒,并反复劝酒,不醉不归。

“奥”先生到后来就经常跟同事们争吵,同事们认为他神经有问题,但我知道,这是他秉性使然。再到后来,只要学校哪儿有响动,一些同事就会认为“奥”先生发飙了,弄得人心惶惶。组织上只好听从学校主要领导和同志们的建议,把他调走了。

其他人在看啥

    《奥先生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