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 >谢一歌:选贤任能让第一书记有为有位

谢一歌:选贤任能让第一书记有为有位

2017-09-05 16:45 作者:谢忠华 阅读量:1904 推荐1次 | 我要投稿

最近,四川省委制定出台《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 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严格实施干部能上能下,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党建办主任蒋天宝介绍,以选派到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为例,因为实绩突出,目前全省已有1124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2017年09月05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农村基层特别是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扶贫攻坚战中,第一书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少第一书记“挑大梁”成为名副其实的主角。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步步深入捷报频传,作风建设成效显著风清气正,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良好环境逐步成形,四川全省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上半年GDP数据出炉,8.2%的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这是四川政治生态可喜变化,是党员干部“三严三实”干出来的可喜成绩。这里面,第一书记功不可没。

中央组织部决定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是一项培养和锻炼年轻干部正确而重要的决策。所有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第一书记大多是年轻有为,敢想敢干“潜力股”创新性干部,扶贫攻坚如期脱贫啃“硬骨头”就必须使用“狮子型”干部,第一书记不是“名誉书记”、“挂牌书记”。“要干事业”就要建立激励机制,有功即赏,赏罚分明。四川把第一书记当做“头碗菜”,实行晋职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方面“四个优先”,目前全省11501个贫困村派出第一书记,已有1124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这就是对真抓实干,成绩突出的第一书记最合理的激励机制。

总结“治蜀”经验,制定鲜明导向,使包括第一书记在内的基层干部有奔头。四川贫困人口较多,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要打掉扶贫路上的“拦路虎”,第一书记重任在肩,勇闯难关,一靠真抓实干,二靠聪明才智,三靠“娘家人”作好“后勤保障”给第一书记“加油、充电”,四川一定能够打破“难于上青天”的神话。

(作者 谢忠华)

其他人在看啥

    《谢一歌:选贤任能让第一书记有为有位》的评论 (共 1 条)

    • 谢忠华:写的不错,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