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表哥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在读高一那年,突然看见了表哥的一篇日记,这篇日记富有一个让人幻想的标题——《大山里的呼喊》。当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悄悄为之震撼。
高二那年,表哥毕业了。我再也没机会欣赏他的文章。而这个时候,我开始学会了怎么写文章。当时似乎我还没什么读者,不过当时我可是我最忠实的读者……
高二的下学期,一次作文课上上,我搬出了表哥的《大山里的呼喊》。当时开始写的时候,心理特别的后悔——为什么不把表哥的日记本撕下来,这样我可以省时省力了。但是转念一想,其实表哥的那篇文章很短,要不怎么会是在他的日记本上?也许心理还有点庆幸,因为字数上不符合要求了,索性自己根据他的主旨重写一篇——《大山里的呼喊》吧。
也许是读过,或许是自己曾经记得表哥笔下的主人翁。当时记得那篇日记是我读过的文章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所以记忆犹新吧,当我生硬的写下来的时候,发现,这篇模仿的《大山里的呼喊》在文笔上缺乏表哥的老练,同时也没他那种运用自如“妙笔生花”的感觉,似乎表哥写的句子、词义都显得成熟而且很更能体现出他扎实的基本功。
或许翻版的也有味道,《大话西游》就是在盗版之中红遍大江南北。而我的《大山里的呼喊》就在那一次的作文上,获得了老师的赏识,语文老师还专门念给同学们听,听说后来语文老师还收藏在他的电脑上了。当时我真觉得沾沾自喜,毕竟自己第一次扬眉吐气了。那一天,我到处宣扬,那一天我高兴得睡不着……
我的《大山里的呼喊》在主旨上和表哥的一样,主要体现出文中女主人翁身在大山,而渴望读书,可惜大山里重男轻女的思想葬送了一个女孩的梦想,可惜大山里,长不出天使般的翅膀。她渴望飞出大山,可是最终还是逃不出大山的命运,最终还是只能在大山里深深呼喊。那种呼叫声响彻山谷,大山也不得不为之呐喊!山那边还是山,女孩走进了大山深处,永远地,踏不出一条时空穿梭般的路……
也许是受到表哥影响,也不知道是不是当时过于崇拜他,他的这篇文章留给我印象最深,记得当时反复读了好多遍。而今,回想起来,表哥留给我的不是最深的文章,而是我最深的信心和梦想,当初没有崇拜,没有欣赏的话,我可能今天还是迈不出那作文的第一步。一次的肯定让我找到自己的坐标,一次的肯定,促成了我的喜爱,一次的肯定,我开启了我写作的新篇章。而今天,我时常用这个事例教育我的学生,也在今天,我回想过去,我明白,我们都该肯定一个人,尤其是我们干老师这一行的,都应该多肯定我们的学生。毕竟我是在肯定之中还算成功的人,毕竟,这帮孩子都生活在大山,他们不想是第二个《大山里的呼喊》的孩子,他们期待着,完成那个小女孩没有完成的梦想,他们需要一双天使般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