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随笔 >关系之我见

关系之我见

2011-02-23 17:12 作者:木易 阅读量:219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关系之我见

我想,在中国,关系应该是最复杂的事物,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关系当中。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据说,文明是以懂得的对性的压抑为标准的,那我们的文明史是应该不止5000年)历史中,人对关系的利用在世界上可谓独有心得,关系也在这种不断实践、不断丰富的良好氛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人与人之间组成了一张张关系的网,这张网不是同心圆的结构,而是纷繁复杂的不断交叉,因为交叉又导致交叉感染,一传十,十传百,不断重叠,这也是“六度空间”说法的来源吧。在中国,你要是不懂人情关系,你就没人情味,个别偏激的还可能说你连人味都没有了。既然关系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应对、运用关系呢?这个事,我不得不回顾一下中国悠久的关系史,实践出真知嘛——看看人家的实践,得出我们的真知。

远古社会,在我们的祖先还茹毛饮血的时代,生活资料匮乏,自然条件恶劣,孤立的个人是无法生存的。于是独立的个人走到了一起,共同打猎,共同抵御自然。人成了群居动物。群聚在一起,人与人有了关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产生了。个人不可能超脱出这种关系之外,刚才说了,孤立的个人是无法生存的,即使是鲁宾逊也是有个星期五陪伴的。人和人有了这种关系之后,团结更紧密了,行动更协调了,得到了利益也更多了。人与人的关系因为生存的压力而产生(独立的个人不能生存),因为你强我弱欠人情而紧密(费孝通语:你打猎得的东西多,我的的少,靠你接济,欠下人情),因为利益的矛盾而冲突,因为感情的破裂而敌对。中国人的关系其实就是围绕着人情和利益而转。你给我送礼,是因为你想得到利益。我收了礼,不能不帮你办事,因为收礼欠下了人情。一来二去,利益有了,人情有了,关系更加紧密了。在中国,这是个无往不胜的定律,学会运用这个定律,可以帮你办很多事,省很多力。可是我认为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诸官请看:因为利益关系而结党,牛李党争四十多年,终改变不了覆灭的命运;把持朝政,结党营私,靠山严嵩一倒,猢狲也到了倒霉的时候。关系并不能使你处于不败之地。可是不依靠关系似乎也不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加入那层关系,就给你小鞋穿,让你不得舒心。关系可以让你富甲一方,可以让你无立锥之地,也可以让你家破人亡,不得善终。成也关系,败也关系,这似乎是个悖论。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有解。如果你足够牛,你有能力,有魄力,这个事离了你就解决不了,天下独你一家,别无分店,那大家必定把你当爷爷似的供着,一切唯你首是瞻,再复杂的关系也困不住你。可是,在中国这种人万里也挑不着一个。关系不能不懂,袁崇焕不懂君臣关系,再牛也是身首异处。可是处处靠关系支撑的胡宗宪终究是翻了船的。以前有句话说,30岁以后,80%的钱都要靠关系去挣。这话是没错,正反映了当今的现实。可是人在生存之外是应该有点追求的,在关系之内是应该有独立人格的。人不能没有追求,不能没有底线。我认为,能容于当今各种复杂关系,又不失其积极、独立、尊严,便是此题之解。

关系是成事的一种手段,独立、尊严是内心的底线,而积极则维护自己的追求。我想,人的一生当中,终要有些朋友,是因为你的个人魅力佩服而后敬重你;终要有些事情,是因为你的能力和努力,靠自己独立完成。这样带来的成功,促成的喜悦,才是人生之大成功,人生之大欢喜。。。

其他人在看啥

    《关系之我见》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