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读书随笔 >那是一种叫做人的生物——品读雨果诗选《静观集》

那是一种叫做人的生物——品读雨果诗选《静观集》

2013-01-30 11:22 作者:海蓝蓝 阅读量:269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曾经以为诗者对四季都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曾经以为哲人都不会掉下感性的眼泪,曾经以为教徒都不会斥责命运的不公,曾经以为我们所有的情绪波动都来自于我们的稚嫩与不成熟,因此每次小得意后都恨不得抛给自己一盆冷水,每次暗自神伤时都埋怨自己的不争气。

可是,读罢雨果,细细品读他的《静观集》,才发现我们都是作为一个人的被动存在体,什么文学巨匠,什么高屋建瓴,什么居高临下,民族诗人,这些字眼都让我异常的感觉冷冰冰,在我看来,这部“灵魂的回忆录”带给我们的只是一个时而饱满时而抑郁的再寻常不过的存在体——“人”

雨果在《秋叶集》中“我是世纪的儿子”那对于自己与历史关系的宣告不在于我所能企及的水平之内,我不否认他是法兰西的民族诗人,更不怀疑他是法国文学史的“诗史”,但我更肯定,雨果的诗歌之所以让法国人民喜闻乐见,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他所抒发的一己之情和我们人人之情息息相通。他眷恋天伦之乐,“我的父亲,一个是笑眯眯的英雄”,他赞美爱情,“你,你虽然凝视她,却不敢靠近她”,他咏唱自然,他歌唱儿童……

我们都走不出突如其来的伤痛。“她就在屋里的什么地方,这可以肯定!”雨果在女儿不幸夭折后的伤痛之情跃然纸上,女儿的音容笑貌都历历在目,最后竟然出现“你听,这是她的手转动钥匙的声音”般的幻听。

我们都单纯的相信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但它却一次次挖深我们的伤口。“她在童年的时候……”对女儿的思念看似已平静,却将回忆不自主的由出阁前的少女追到童年时代的女孩,天真烂漫。

我们都期待着用目前的欢愉驱走昨日的伤痛。“我正打那儿经过,以为看到了仙女”,却无奈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代更加投射出中年痛失爱女的伤痕。

我们总是在极度伤痛的时空忘却存在。《明天天一亮……》中,诗人不顾长途跋涉,无心欣赏途中的美丽景色,只是一心一意赶路,为的只是去为不幸夭折的女儿上坟,那种虔诚之心,不亚于朝山诵经的香客。对艺术很苛求的二十世纪诗人瓦莱里,对雨果深为叹服:“对于任何东西是没有生命的,任何抽象的事物,他都能使之讲话,歌唱,呜咽呻吟,或咄咄逼人,在他笔下没有一行诗不是诗。”

但是此时的雨果“对外我听而不闻,对外我视而不见”

雨果是一片海,海中映射的时代、民族,更映射着我们每个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大海,深沉博大,千变万化,绚丽多姿,汹涌澎拜!文/空山新雨

其他人在看啥

    《那是一种叫做人的生物——品读雨果诗选《静观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