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流逝
进入三月,工作突然忙碌,时间突然快捷,脚步突然紧张。睡眠呢,也突然不那么踏实起来。过去一觉下去呼呼过去,现在刚睡下好多事情往脑袋里涌,夜里有点动静就醒过来。曾高度怀疑是不是患上了节日综合症。但看其他各项指标,都算正常。其实这忙碌是节后就开始了的,有些工作是年初就计划了的。不能推迟的事情,必须赶在前边进行,没法赶在前边的工作也得按期完成。干了半辈子,终于明白许多白领们苦喊了好久的话:人在职场,身不由已。特别是对于一个还保留着责任心事业心的人来说。
人啊,要想做好点儿事,非付出些心血不可。
培训新入职员工是件吃力的事情。组织,协调,备课,讲课,讲评,等等。一位领导说,哎,你还真有两下子呢。我说哪儿啊,只是有些经验而已。有经验能怎么样?过去的人不是现在的人,过去的环境跟现在差别好大,过去的条件与今天不可能同日而语,过去的社会那有今天这么复杂?要想培训内容叫人入脑入心,要想让一大批特殊身份的人懂得从业的基本要求基本道理,没有针对性的内容,没有比较好的讲授,没有严格的组织,没有像样的有程序的管理,结果难以想像。
这需要心血。需要用心谋划,用心设计。需要加快脚步,凡事预想回想,提前预备。需要走在学员们的前边,用行动表达纪律制度和讲述内容的真实可信。实实在在地讲,实实在在地做,别人才可能服气服从。
当然,离不开大家的支持。特别是请相关单位的一些专业骨干有针对性的讲课。从大家的反响来看,课题设置比较合理,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培训最后的体会交流中,我听到了大家由衷的心声。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呆家里好几年,体重长了30斤,现在终于有了岗位找到自我”的军嫂。她讲从内地到边疆的心理变化,讲为了爱人的事业牺牲自我的各种感觉,让我有一种灵魂震撼的意味。我想,我讲课时台下静静的目光里,有多少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她们用青春与热血浇灌了戈壁沙漠,绿化了边塞小城的草木,拥簇了我们为之骄傲的事业。过去我所忽略的、简化了的一些人,真需要我重新审视重新阅读重新定位。
时间在她悠扬而深情的讲述中快速流逝。她讲完了,我和满会场的人们都还没有听够。当然,我知道她的故事还在用她的青春脚步续写,好多人的故事都跟她相似相同。她们感恩,她们懂得,证明了她们本来就有的真善美,也证明了我们培训班的成功。
三月有多快,好像容不得你分清早晨中午,冬天就溜了个无影无踪――起码暂时是。屋后草坪上的绿哗啦一下就铺出来了,棉袄当然被气温给剥脱下来。有点怪的是,地下水都从砖缝里渗出方格线条来了,还没闻着年年早春都氤氲着的春天的气息呢。
为什么呢?是温度升腾太快,春天气息腿短来不及奔跑告诉;还是我在忙忙碌碌中嗅觉出了问题,春天扑鼻而我感觉迟钝?我想前者的因素大些。因为除了这几天暂时的睡觉问题之外我吃喝行坐各方面都基本正常呢。再说,戈壁真正的春天,总还得踌躇再踌躇,蹒跚再蹒跚的。一时之间、一日之间到来的东西,谁能放心它的合理长久?!
工作一忙,脚步凌乱,心理绊蒜也是可能的。这样事,那样事,好像你什么都能干,什么你都没问题。来自上下的压力有时候不是动力,还可能是滞力。做事不想回报,不等于做事不想有客观评价,不等于完成一项工作后不想休整一下。但大家遇到的经常是“鞭打快牛”,社会上经常看到的是“干的不如看的”。领导用人有讲究,既需要奴才抬轿子,又需要苦力干真活。干活的不言语领导基本装做看不到,晃悠的叽叽喳喳领导很重视舆情反映。
对立统一。虚与实,假与真,闲与忙,都是某种平衡。
其实来不及想多少,一分一秒就飞逝而过。
既然有工作任务,无论如何得想办法完成。力不能及怎么样?有领导,有上级,怕什么。无须所有事情自己扛。这是大道理,也是真道理。
道理好讲不好使。对有些人来说,一分工作可以说成十分大。对有些人来说,十分工作,就是十分,虽然能力只有七分,也要尽到十分的力。
门框虽高,蹦一蹦也许就够着了。工作任务面前,容不得牢骚,容不得迟疑,只能尽力努力。你有这分力,为什么不出呢?是听朋友好心说“献血对人身体损伤太大,你可再不能献了啊”,但我也怕他也怕,天下没人献血,那不可怕了吗?去年献了,今天还得献。时间不饶人,再不做点儿奉献,真想献也没人要了呢。
三月已经一周,雷锋同志都已经来过,猛然一想,似乎脚没沾地就过了六七天。任务多,工作杂,大大小小的事情,就把我送到了现在。没顾得烦恼,没顾得埋怨,没顾得读书,仅仅翻一下报纸的标题。够了吗?够了。比得闲散无聊,好得多。有人度日如年,如果摊上那么一天,可怎么得了!不敢想象。
还得感谢忙碌吗?充实蕴含在这里,愉悦掺杂在这里,得劲儿附加在这里,价值体现在这里,必须的!
记起某次某领导说的话:跟不干活的人有什么比?他想干,不用他。被晾着的感觉,你想想看就知道了。
我不用想,也不愿想。我还是觉得工作太忙时间过得太快了。到我这个年龄不应当太忙。每天有点活干,有点儿闲暇,让日子稍稍悠着点儿最好。太忙不是怕干活,而是怕日头落下太快,连经过的风景都没顾得看清楚天就要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