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情感散文 >遐想的翅膀

遐想的翅膀

2013-03-11 10:43 作者:琥珀 阅读量:126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遐想的翅膀

近来,总是神智恍惚,浑浑噩噩,那离我而去十六年的眩晕症,便似猛兽一般虎视眈眈地觊觎着,仿佛随时都会将我吞噬、撕咬成碎片。

一日出行,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一辆横桓于路中的大货车,在毫无警示的情况下,突然倒车,适逢我上坡拐弯,只差一步之遥便将葬身车腹,好在有惊无险。

就这样在混沌中度日,神智稍好时,便也会去家里看看,品读文友们的唯美文字,跟帖留言。无奈力不从心,时间稍长,,便目生双影,不能自己,只好作罢。想提笔书文,无奈得思维枯竭,灵感遗失,只能望屏兴叹。就连平日钟爱的历史书籍也被束之高阁。

漫游于混沌世界,心中倍觉怅然,百无聊赖间,偶尔驻足友人空间,立时被那如行云流水般的曼妙文字吸引,那曲荡气回肠的背景音乐,更使人神情怡然,触动了空灵的思维。

伴随着古筝悠扬的旋律,于余音袅袅中,顿生出几许遐想。

恍惚间,一道靓丽的风景跃然眼前。那清纯至极的绝代佳人,鬓发高挽,宽袖倩腰,玉指轻抚琴弦,轻启朱唇,于燕语莺声中,缓缓飘逸出天籁之音。

祥云妖娆,紫烟升腾,在仙山琼阁处,九天仙女身着七彩霓裳,移动莲步,轻抒广袖,曼舞波动。

两岸青山,一湾绿水,一叶画舫游于凌波之上,一袭白衫,面如冠玉的俊朗书生傲立船头,身边那风姿绰约的红粉佳人,肤如凝脂,面若桃花,团扇轻掩面,美目顾盼生辉,演绎出一段绝美的旷世之恋。

一阵幽香隐隐袭来,在姹紫嫣红,众芳摇曳的百花丛中,一对对彩蝶翩翩起舞,游戏于花丛中。恰便是山伯英台羽化而至,吟唱着亘古不变的声声爱恋。

悠扬舒缓的音乐,如醍醐灌顶般丰盈了空寂的心灵,让混沌的世界变得稍许清晰,使迷失的心智渐渐沉醉。就这样,在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唯美意境中,将遐想的翅膀放飞。

二、无缘

从小就喜欢唱歌,学生时代只要有文艺演出,必定有我的独唱。而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我上四年级时的那次演唱。

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到“六一”了,学校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参加团部文艺汇演的节目,而我的演唱是必可少的。

那个年代是大唱特唱革命样板戏的年代,看电影也是革命样板戏居多,因此,在文艺汇演中,学唱革命样板戏这档节目是不可缺少的。

记得那时我在学校宣传队,校长布置音乐老师辅导我学唱京剧“杜鹃山”中柯湘演唱的一段“家住安源”,虽然这段很感人,可无论如何就是提不起我的学校兴趣。

那时在我的心中,特别崇尚知青大哥演唱的那首“北京颂歌”,每次听到总能激起我的无限向往。

因为在当时,每次放映之前都要不厌其烦的先播放一段“新闻简报”。报道着全国各地的形势。也就是在这里,我看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穿着草绿色的军装,臂戴红袖章,站在高高的天安门城楼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小将,天安门广场汇成了绿色的海洋,数以万计的红卫兵小将,手里高举红语录,口里高呼“毛主席万岁!”,激动地热泪盈眶,那种忘我的场面深深感动着我。在我童稚的心里,毛主席就是屹立在中国神坛上统领一切的神,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因此这首“北京颂歌”就是我们当时对北京的一种热切的神往。

介于这种心理,我就是不愿好好学唱京剧,以至后来干脆不去学,老师校长没辙,最后只好让我演唱“我爱祖国的大草原”和“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这两首革命歌曲。

前几年,我们一些业余爱好者自发的组织起来,每天在公园吹拉弹唱。当时,几位伴奏的老师也认为,我的嗓音条件可以去学唱京剧,可我对京剧还是没有兴趣。

直至今日,虽登台数次,演唱过无数首歌曲,却始终与京剧无缘

其他人在看啥

    《遐想的翅膀》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