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村官路
第一回:村官路
天空很蓝,蓝的有点静谧.又是黑色的七月,一年一度的中考结束了.朱德军垂灰着脸,不情愿地离开了考场.
朱德军走在路上,心里乱如麻,在他的心里一直转着这样的念头:回家肯定又是挨板子的命了,一直踌躇着该怎么编造一个谎话来瞒天过海,瞒过自己考不好的一切责任.
站在村口,他害怕,特别是害怕看见自家的房子,更害怕父亲的旱烟杆.没办法,总得回家吧,于是只有忐忑不安地走到家门口.
"老二,今年能考高中吗"?父亲只有这么一句,这个朱德军啊,天生的鬼精灵,也是个出了名的地痞!他拍拍胸脯说道:"老爸,考不了没关系,家里正缺人手呢,我力大,谁说一定要读书才有出头路啊?就凭咱家这么丰厚的土地,生活几辈子都不成问题".他倒是很会宽慰自己父亲.可是要知道,在农村,每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靠读书走上光明路,端上所谓的"铁饭碗",吃上"国家饭".
事实还真如此,朱德军彻底地失败了,中考以198分终结了自己的读书之路,而他的父亲,也只有一顿棍棒招呼了他.从此,锄头与他为伍,耕牛与他为伴.
朱德军这小子在村里天生的是个偷鸡摸狗的料,所以人人得而唾之.自从告别学校后,只有耕地的活儿,又想走上致富之路,什么点子都想尽了,最后得出自己的一条路______养殖吧!自己仗着上过几天学,还真买了相关书籍,充当起了土秀才了,还看他有时候看得美滋滋的,有时候还夸夸其谈的在老人们面前卖弄他所谓的"科学",从此他的最后一句话习惯性地带上:"这就是科学"
事实难料,一场瘟疫光顾了他的牲畜,死伤过半,只好垂头丧气的还谈科学.他天生的习惯是最爱贪图小便宜,有时候一块砖,或者是人家地里的一棵包谷,他都会来个"顺手牵羊,顺手带货".回家后还美滋滋地在他爸爸妈妈面前炫耀自己的光辉业绩.
养殖失败了,庄稼又出不了什么货,怎么办呢?这可把他弄得是焦头烂额的了.突然有一天,村里下来了一位名叫朱世远的家伙,下乡征收公粮款!顺便要为"农村改革"宣传.这个朱世远是村里乡里臭名远播的见利忘义的小人,贪财如命.真是臭味相投,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自己家门落脚,就驻扎在朱德军的家里,这可把小朱父母乐坏了,一来人家是官员,二来是家门,多少总有个照应吧,所以顷刻之间又是杀鸡又是烧菜的,忙得不亦乐乎,这个朱世远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只要有吃,哪管他是家门破费呢还是别人破费!只顾吃,这小朱又是夹菜又是敬酒的,生活还真有点奔小康的味道.酒足饭饱,总谈点事吧,这朱老爸别看他老实巴交的地道农民,还真有点思想,就趁酒兴上开话了:"家门啊!这论辈分吧!您还算我的老人啊,俗话说,一笔那写个'朱'字!我们这家人在这里啊,生活忒难了,国家的好政策又沦落不到我们的身上,你说我家这老二啊,多没出息,书读不了,回来搞个什么科技养殖啊,一下全亏了,种庄稼他有没那个本事,天生就是个立不了事的主!您老看看,能否让他在村里帮您跑跑腿,一来你省了个心减少了个负担,二来呢也有个贴心的,省得他闲着丢咱祖宗的脸,您老看行吗"?这朱世远啊,反正是吃了,爱面子,就开始鼓吹了:"咱是家门,甭那么客气,我老朱在村里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说一谁敢说二啊?他妈的谁敢说老子一个'不'字,老子就是天王老子也都不放在眼里的!别说是给他谋个差事吧,让他当共产党都行啊"!这老朱可是乐得开花了,但心里也有点犹豫,生怕他是酒后狂言!干脆来个定心丸吧:"您老要是真能让咱家老二当个跑腿的,我今年杀个猪给你拜年!都是一家人,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你说是不是啊"?这朱世远一听乐了,马上应承了下来,还说道:"今年年冬政府补助贫困户一个水池,你家在寨上虽不算贫困户,但是放心,有我老朱在,今年水池非你家莫属".这老朱可是了了,千恩万谢,生怕这村官不知道自己感谢他的感觉,是说了一便又一便.这朱世远只是昂着头看着天楼,嘴角是一丝丝的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