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带给我们什么?
2007年10月24日18点5分,令世人期待已久的“嫦娥一号”顺利升入太空,开始了她神圣的使命。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件大事,值得欢呼高歌。在庆贺之余,我们不禁要想一想:“嫦娥奔月”说明了什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首先,“嫦娥奔月”说明我国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中国国力日渐强盛。毋庸置疑,月球探测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航天技术水平的重要尺度。上个世纪,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和前苏联登上月球,登月在我们心目中只能是美好的梦想。今年9月份,日本“月亮女神一号”升入太空,在亚洲抢先一步。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升空,成为我国航天活动的重要里程碑,使我国成为全球第四个登月的国家,充分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国力,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其次,“嫦娥奔月”预示着航天产业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活力。航天技术属于高新技术,航天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月球探测是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美国将空间技术转化为产业,创造了2万亿美元的巨额利润;法国在航天产业方面的收入每年将近200亿欧元;俄罗斯航天发射年收入近9亿美元。我国航天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虽然目前还不到1%,但航天产业链逐渐成型,发展前景广阔。月球探测对高科技产业的带动必然会回馈于经济,它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会逐步在我国国民经济各方面推广应用,这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将带来牵引和推动作用。
再次,“嫦娥奔月”也给当地旅游业提供了发展契机。据报道,还在发射几天前时间,“嫦娥一号”奔月出发地—四川西昌已进入“发射亢奋期”。发射场外,来自全国各地的航天爱好者、观光游客,让这一西南小城不再平静。“嫦娥一号”对外发售现场观摩门票,在我国历次重大发射任务中还是头一回。这次现场观摩有2000个名额,分布在3个看台上,门票从12日开始发售,几天内就几乎售空。西昌市区的出租车营运收入也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可以设想,西昌市完全可以借助航天登月的平台,大力发展特色观光旅游业。 总之,“嫦娥奔月”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益处,她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幸事,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幸事,我们大家一定要积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