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情感散文 >儿时老家的庭院,儿时老家庭院的人

儿时老家的庭院,儿时老家庭院的人

2013-07-23 11:18 作者:网络 阅读量:212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最近,不知是何原因,经常无意间,回想起小时候的我,回想起儿时的生活琐碎细节,点点滴滴,如同电影的片段,花絮一般。非想尝试着将这些七零八落的碎片,慢慢地在大脑思绪中拼合起来,很想让自己完整地探索到隐藏在大脑记忆深处,曾被渐渐遗忘了近二十年之久的儿时生活情形。

想的多了,费了不少心思、精力,却也并没有多回忆出多少情景。仍然是那些零散的碎片,时不时的飘来飘去,终究是飘忽不定,捉摸不到。正所谓,日有所想,夜有所梦。但我还是很惊讶,昨晚,竟然梦到了小时候的暑假期间的生活。

有奶奶,有父母,有兄弟,有儿时的其他伙伴,有家里的院子,有院子里的大桐树,盛开鲜花(芙蓉花,月季花,指甲花,蝴蝶花等)的花池,刚被吃光果子的杏树,桃树,整天只知道傻叫的呆狗儿,还有梧桐树上挂着的两个鸟笼,一只麻雀,一只金嘴儿;另外还有院子外的压水井,打泥水儿的肥猪,村子外种着西红柿,紫茄子的自留地,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

多么幽静舒适安宁的村庄,院子,多么幸福的时光。虽然有一天到晚不绝于耳的知了叫声。但我仍认为它应该属于幽静村庄这个舒适、安宁、幸福环境的一部分。我沉醉其中……

多么恬静,温适的感觉,我想,我也感慨。我感觉到久违的心旷神怡。我奇怪的询问自己,我怎么突然有这么特别,不寻常的感觉呢?这不就是我出生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吗?再也熟悉不过了啊!为什么,对自己出生,生活的熟悉的地方感觉如此特别?于是,我越来越怀疑,更不断的反问自己,急切地寻求着答案。渐渐地,我的脑海中涌进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我奶奶?我妈妈?他们似乎我好久都没有见到过了!对,他们已经走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虽然去的很远,但是她们住的却很近……。那那些树呢?它们必然熟悉,却有似乎些许陌生,是的,没错,那颗粗40公分的大桐树,虽然枝繁叶茂,绿树成荫,但虫子太多,被砍掉了;那颗杏树,虽然每年都有黄果子吃,但每次遇到刮大风,他就会大摇大摆地搔首弄姿,随风而舞,很容易就毁坏了屋顶的瓦片、砖头,已经忍受了它很多年,也早就砍掉了;桃树呢?说起桃树,就记起了最爱听奶奶讲的猴精的故事了,故事中的猴精被桃树的树胶粘住了双眼,无法再危害老百姓了。想起来了,桃树被奶奶误打了除草剂,病死了。但我知道,奶奶是为了给桃树除虫子,误把除草剂当成农药用了,无文化,确实可怕。说起来,这桃树还给俺治过病呢。一次,得了红眼病,就在桃树上撒了锅底灰,然后红眼病就好了,很是神奇,但它还是遭遇了不幸。花池里的月季花,芙蓉花,蝴蝶花等虽在这火热的季节里争奇斗艳,但最终也逃不了跟桃树一样的命运,很无辜的。还有啊,那条傻乎乎的呆狗儿,那两只鸟呢,他们见到我,应该是很欢喜的左右乱跳,上下欢腾,现在为何感觉如此陌生呢?对了,呆狗儿已经误食农药没了,那两只鸟儿更苦命,被我那俩狠心的表弟,一人一只,先玩后杀。另外,还有那院外的压水井,打泥水儿的肥猪……。

都没了,我拼命的回想着,一阵阵的酸楚冲上鼻尖,痛心涌上心头,面前的景象已经开始渐渐地模糊,眼眶里也容不下过多的水,还是汇成泪珠,顺着眼角流下,趟过发颤的脸颊,走过下巴,一滴滴奔了下去。

发现什么了?这是不是个梦?我这是逼迫的询问自己,迫使自己醒来。醒是醒了,但自己却还是舍不得梦中那地方,舍不得自己儿时那个曾经的家。现在的那个家,还剩下些什么呢?我呆呆的问自己。

院子里儿时的东西,现在都已不复存在。但是仍有新的好的,值得欣赏的景致。沿着围墙长了一排翠绿、高大、茂盛的水竹子,修长、碧绿、耿直的竹竿一根根错落有致。竹竿上伸出的大把大把的肥而细长的竹叶四散而开,拼命地舒展着,都想遮住他们修长耿直的竹竿,似乎羞于让人看到。郁郁葱葱的水竹子,可以自成一堵绿色的围墙,完全盖住了褪色的红砖墙,更使院子显得回归自然。桐树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三颗超大的葡萄树。看似干枯的深褐色葡萄根,粗壮地拔地而起,整个葡萄树径盘旋而上,缠缠绵绵向上铺散开来,密密麻麻的爬满了占半个院子的大葡萄棚。就这样,院子里半个天几乎都没葡萄棚遮住了,是乘凉的好地方,似乎要胜于早年大桐树的枝繁叶茂。每年到了7-8月份,大串大串的青、紫、光亮的大葡萄,沉甸甸的,压得这用木头特制的葡萄棚都简直要塌下来。大口大口吃葡萄,大罐大罐的酿着纯绿色的葡萄酒,爸妈电话里是这样告诉我的,但这样的,却不是我,我也没机会看到这情形。先前长桃树的地方,后来也新种了梨树,大个的青黄色的梨子爽脆可口,但尝到的也不是我……

想着想着,嘴角似乎是泛起了一丝微笑,但这微笑并没有坚持下去。我是在怀疑老家院子里的这一切新景象的美好吗?这院子里的美景,已经被多少人,夸过多少遍了,似乎不应该怀疑。那我是为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纵然在再美的景致,没有人的踏足,欣赏,也是死气一片。有了人,美景才有了活气。人的灵气,加上人的情,配上自然美景,才能相互映衬,即显示了美景致秀美,更体现了人间之幸福。大到自然美景与人间天伦,诸如上述。同样,小可到安宁秀美的庭院与家庭亲情之福。一家人的幸福与从小居住的熟悉温馨庭院一定相关。上初中之前,一家几口人紧密的生活在一起,一点也记不得当时有什么伤感,有什么不快和不满。那些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昨晚的梦境似乎给予了我巨大的能量,使得我能够将儿时的零碎的会议慢慢地连结在一起,一幅幅温馨的画面终于渐渐的浮现在眼前。

清晨,东起的太阳照到院子里。我和弟弟还都在梦中熟睡。已有了一定热度的阳光,似乎首先唤醒了爬在树梢上的知了。大片大片大而肥的黑知了,开始轰鸣,边叫边吸收着树干里的精华营养,似乎都在大声共同庆祝着自己的茁壮成长,也似乎想叫醒各家各户熟睡的人们。不晓得是知了的叫声,还是阳光的温暖(热度)弄醒了我们。揉了揉眼睛,虽极不情愿,但迫于太阳的热心,还是慢腾腾的起了床,迷迷糊糊的脸也不想洗,眨巴着很艰难才能睁开的眼睛,被老爸老妈喊着简单的吃了早饭。虽说简单,有馒头,土豆丝,但重点是那油煎知了,很香,很美味。边吃边分享给旁边一脸渴望眼巴巴望着我的呆狗儿。对了,还揉了些绿豆大小的面团子,不用很多,留给了桐树枝上的麻雀和金嘴儿,因为白天没人在家时候,会有别的比较老的鸟给他们送好吃的虫子。

上午相对比较凉快,和老爸老妈,还有老弟戴着遮阳的草帽下田去。田间小道上,都是青青的,绿绿的小草,铺满了整个路面,一路走过去都是软绵绵的,仅在小道的中间,留下两道不宽的车辙。草丛中昨夜凝结的露水尚未散去,没走多远,便打湿了鞋子,甚至脚脖,甚是清爽。跟着的呆狗儿,也许是渴了,也许是好玩儿,一路上都不停的舔着,扑着草丛中他能看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时不时的还扑捉个蚂蚱什么的,给自己开开荤。没多远,呆狗儿就累的张着大嘴,伸着舌头,喘着粗气,使劲的呼着热气,虽然大半个身子已经被露水打湿,但感觉它仍旧凉快不下来。到了田里,远离了村庄,知了的叫声小了,但是诸如燕子,麻雀,布谷鸟,鹌鹑等鸟的叫声却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比起知了的叫声要优美动听多了。时不时的从庄稼地里扑腾一下飞起一只被人惊吓到了的鸟,仓皇的急速扑闪着翅膀向远方逃去。望着鸟儿消失的影子,反过来追溯寻找他飞起的地方,经常会搜索到一堆鸟蛋,甚至是一堆毛还没有长出来的,爬在窝里叽叽咋咋张着肉肉的大嘴儿要吃的的小鸟。跟在爸妈后面,我和弟弟也拔着草,但明显我们的速度要慢得多,转眼已经被老爸老妈拉在后面老远了,幸好我们需要干的并不多。纵是这样,弟弟还是要跟我使个小计俩,刷个小聪明,懒得想少干些活,我倒是懒得与他计较。

比较有意思的是午饭过后。我是相当的不愿意睡午觉,好想跟弟弟、伙伴们出去玩,不管晒着多么大的太阳。于是,各种办法,找各种机会逃过爸妈的眼睛,我成功的溜了出去。出去之后,偷偷跑回来,窥视着已经被爸妈强迫着按在床上的弟弟,他们三人已经入睡,我得意的笑着,同时也为弟弟同情,好吧,弟弟,明天你一定要跟我一块溜出来啊。可以玩的有很多。用面粉和上水,揉成又筋又粘的状态,然后涂在长竹竿的一端。我们可以用这个去粘爬在树干上的黑知了,一粘一个准,虽然知了被粘后拼命的叫着,高速地扑闪着翅膀,但都无济于事。摘下来知了,若是嫌它吵了,在它翅膀下边一个尖尖的凸起上摁一下,他就会老实一会,或者把它腹部两个半圆形的甲壳给掰掉,他就永远不会吵人了。再有,我们会抱上铁锨,虽不怎么拿得住,去到被抽完水的池塘里挖泥鳅。把一堆堆的青泥翻出来,会出现一个一个的小洞,那里面大多会藏着又大又肥的泥鳅。有时还会碰到长长的黄鳝,但是机会不多,因为,黄鳝很懒。另外,我们还可以沿着房子后墙的地面上,捉那种在地面上打洞住宿的又大又肥的黑蜘蛛。这种黑蜘蛛的洞府是垂直往下延伸的,在地面会有个圆形涂满泥土的盖子,很隐蔽。我们要爬在地面上,慢慢的寻觅,会发现圆形的盖子,然后用尖尖的树枝,一次次频繁的挑动那个盖子,引诱黑蜘蛛出来。当你发现这个盖子似乎在里面被狠狠抓住,比较难以挑动的时候,就说明黑蜘蛛已经在盖子下面了。此时,用尖尖的铁棍,对准盖子下部5公分左右狠狠插进去,然后往上把盖子周围一团泥土全部都翘起来,黑蜘蛛就在盖子下面被捉到了,这可是家里小鸟的美食啊。当然,好玩的还有其他很多……

最有意思的,当属晚饭过后。和弟弟一起,坐在奶奶的面前,倾听着她给我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猴精,月宫中的嫦娥等等;猜着他起的各种谜语:一间房两头尖,拴的下牛,搁不下铁锨(小麦子);一棵树,冲天高,那上面挂满了杀人刀(皂角树);一间房,两个门,又出差,又出臣,又出公公婆子儿媳妇儿,又出女婿老丈人(戏台子)等等;还有跟着奶奶学那通俗的歌谣:咯咯咯,天明了,谁家的鸡儿开红了?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撇一朵,倒弯珂。倒出的万科会扫地,扫出来个卖糖里。卖糖哩,啥糖?芝麻糖?掐一点我尝尝。我回到家里偷豌豆,我娘砸我十砖头,我回到家里偷芝麻,俺娘掐我十指甲!我回到家里偷棉花,俺娘打我十镰巴!卖糖哩,你走吧,俺娘出来没好话,狗尖儿鞋,牡丹花,一下儿踢你个仰趴叉!这里面有多大的意义,当时不会去考虑,只觉得喊出来很是顺口,好听!

当夜幕降临,知了也停止欢呼,各家灯火都亮起来的时候,一家几口人带上广口的瓶子和手电筒,在村西的树林里忙碌起来--捉知了,未褪壳儿刚刚破土而出的肉知了。此时,这些知了大致都只爬到树根或者树干的下部等并不高的位置。人多力量大,再加上呆狗儿的帮助,不一会儿三四十个就到了瓶子里。第二天早上鲜黄可口的油煎知了的美味,就又有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奶奶在院子里点上一盘蚊香,给我俩扇着扇子,讲着故事。我们也是什么都不想,无忧无虑的,一边听着奶奶讲的故事,一边盼望着明早美味的油煎知了,慢慢的就进入了梦乡……。不对,那个时候是幸福的不做梦的,亦或是幸福的做梦,一点也记不得。

小学快毕业时,奶奶没了,从那以后每年的暑假生活,有了些许变化。慢慢滴,我跟我弟也越来越大,也有了梦想。高中以后,我们更是很少回到老家那个院子,曾经也经常还念老家院子的温馨生活,但是外面的世界,大学的吸引盖过了对老家院子,对老爸老妈甚至奶奶的想念。并且,这一切的变化,是那么的合乎常理,更是老爸老妈所期盼的—好男儿,志在四方。转眼,入大学了,工作了,恋爱了,有了自己心爱的人,或许精力所限,虽然偶尔会回老家看看,但总感觉与老家院子还有院子里的父母越来越远。偶尔会有些反思,但随即会觉得理所当然。老弟也似乎与我一样。直到我们经历了母亲的去世,将老爸搬离了老家院子。如今的老家院子,虽美,但却异于从前—儿时最快乐时候的样子。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几位亲人,没了儿时一家人的欢乐幸福。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况且不仅仅是物是人非,而是物非人非。梦境激发出的对儿时庭院生活的完整回忆,更促使我“欲语泪先流”,亦或更甚之……

后记:

虽然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事实情况是这样吗?我明明觉得,长久伴随我每日所思的,无外乎我媳妇儿,媳妇儿的工作,期盼已久的房子,亦或是我老妈;工作上的事情也出去责任或兴趣,别的如老爸也是牵挂。但上述任何一种思绪应该都可以盖过近些天对儿时生活细节的追忆。但为何昨晚没有梦到我与媳妇儿团聚,媳妇儿签了好工作,或是中了500万的大奖买了房子,亦或是已经逝去的老妈与我们生活在了一起??

已往,梦到这些,激动的半夜醒来时,记忆犹新,但早上醒来时,对梦境的记忆就已经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但这次对儿时环境的梦,到此时还几乎完完整整,每一个细节,每一种感觉似乎几乎都从未失去。这是为何?

答案或许只有一个:这个梦中的一切,都是儿时熟知的一切,那人,那屋,那景,那情……,都是自己亲身熟知的经历,其内容本身几乎无丝毫虚幻可言。最真实的是最难忘的,最动情的也将是最永恒的。因为他们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心中……

其他人在看啥

    《儿时老家的庭院,儿时老家庭院的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