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逝去的青春
早在前段时间广州恒大坐阵主场迎战山东鲁能的中超“天王山之战”打响之后,做了多年“伪球迷”的我也禁不住为近两年回暖的中国球市而拍手称快,尽管国家队这些年的表现依然是乏善可陈。我也早该为足球,为我们的国足写点什么了,每逢话到嘴边,又觉得颇有些多余,爱看不看,由它去吧!孰知我们的国足往往在你对它不再报任何期望之时,又冷不丁给你带来些许“惊喜”。
高指导带队的上届“东亚四强赛”如是,3:0大胜韩国,一举打破30年“逢韩不胜”的魔咒,更二度捧杯;这次的“东亚杯”在“6.16惨案”发生月余之后开打,对于国足上下,国人多半恐怕是“哀莫大于心死”,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傅博领军的全体将士们竟与今日亚洲足坛霸主日本队血战到底,打成3:3的平局。得亏我在子弟兵们比分还是1:3时没有关掉电视,最后的20来分钟可谓波澜起伏,看得人心潮澎湃。哪怕是日本二队,哪怕是眼见得着的整体技战术配合与意识上与对手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国足新老运动员自始至终不抛弃,不放弃的精气神还是打出来了!
新浪微博上有网友更是兴奋地打出“国足虐我千万遍,我爱国足如初恋”的口号,还有球迷父子一道看完全场的,结果父亲被感动得哭了。兴许自古以来,地球上还从来没有哪一项集体运动能像足球那样牵动那么多人脆弱敏感的神经,欧冠,欧锦赛,世界杯等自是令全世界球迷们为之疯狂沉醉,便是足球文化相对落后的亚州,亚冠,亚洲杯的影响力也正逐年扩大。
在我读小学时,因生长在小地方,信息比较闭塞,对足球了解甚少,偶尔见到电视上有播放诸如“甲A”之类的比赛时,也对那么多人在场上费力地奔来跑去只为抢一个球而倍感费解。直到1998年那个盛夏,我即将升入初三时,暑期补课期间老听见有同学们说什么欧文,巴乔等人的名字,他们往往还穿着我那时还不甚了了的意甲三大传统豪门俱乐部的球衣招摇过市。我偶尔也会看几眼他们在中学土操场上打比赛,印象比较深的是某个守门员不顾满身已沾满泥泞,仍在球门前坑洼不平的小片泥地上左挡右扑,十分卖力。那时候,我所知道的足球明星极少,从同学带来的“98世界杯”当年宣传画册上,亲见了32支参赛队的每一位当家球星,懂行的朋友还一一为我讲解,如数家珍。我至今还记得的那一年亚洲足坛的代表人物中有伊朗的阿里代伊和日本的中田英寿。还有某位长时间一道上下学的好友,某次因看世界杯的球赛叫我在他家楼下苦等好几分钟,最后他母亲让我先走,我耿耿于怀了好几天。98年国足没能进世界杯,我在那年暑假的某篇日记中写下了祝福我们国家足球队4年之后能打进决赛圈。
升入高中之后,课业加重,学习压力也日益增大,我业余的时间多半交给了文学和流行音乐。至于足球,记忆中只到2000年左右我上高二时,有个同桌,算是铁杆球迷,他跟我聊起欧锦赛,说齐达内亨利特雷泽盖等人是何等盖世神勇,“马赛回旋”,“倒挂金钩”等等炫目动作玩得风光无限,我每每只有瞪大眼睛干听的份。再后来上高三上学期,也即是2001年下半年秋冬的某个晚自习,我课间休息时猛听到楼下高一的学弟们传来震天的欢呼声,一打听才知他们从收音机中,在第一时间得知了国足世界杯出线了,冲击了44年,那一刻整个国家不少地方的球迷都欢欣鼓舞沸腾了起来。02年应届的高考伴着世界杯的到来离我们越来越近,足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压力,当时同学当中有位长着天然卷发,面庞有几分像马拉多纳的,时常在我们放学的路上大谈足球。我也在他的影响下,时不时买份《体坛周报》仔细阅读其中有关足球的部分,作入门级的知识普及;去球场上也和练习的同学们胡乱踢过几次,确实初步领略了那种绿茵场上奔跑如飞的快意感,甚至想借此挣脱万恶的高中囚笼一般的生活。02年世界杯中国男足的处子秀,我和几个同学是逃课去看的,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完整地全程看完一整场足球比赛,当哥斯达黎加的万乔普鱼跃冲顶将球打进江津把手的国门时,我的眼眶竟湿润了,内心有种难以言说的悲伤,久久挥之不去。班主任网开一面,对一起逃课去看球的学生未作任何处罚,说是特事特办。再接下去对阵巴西的比赛在我们高考前几天开赛,我和几个放了假的同学挤在校门口一家小店里,照例看完了全场,之后情绪是更其糟糕。对土尔其的比赛是高考完之后的暑假在录像中补看的,除了杨晨的那角直击横梁的劲射,其余都没什么大的亮点了。
2002年之后的4年,我的生活过得一团乱麻似的,糟糕透顶;常年被苦大仇深似的愤懑和深不见底的迷惘与无助感裹携着,没再怎么关心足球。06年毕业,再返深圳,在郊区的平湖镇,下班后的夜里,和一大伙儿貌合神离的同事,喝着“王老吉”等饮料,吃着烧烤,断断续续地看完了那一年的世界杯。巴西输给法国,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以及单位财务部那位当时就30好几的大哥每次碰到我就侃侃而谈,聊起他心目中神一样的人物“世纪球王”马拉多时眉飞色舞的神情,至今仍历历如在目前。2010年的世界杯,我在上海,贯常骑单车纵穿乌鲁木齐路去东安路上班,去上夜班的路上通常会看到有众多老外在露天酒吧边看球边纵情豪饮。我偶尔会在单位柜台里的电脑上有选择性地看个一两场,一同值夜班的有个保安会跟我讲一些赌球的内幕。那一年西班牙首次登顶世界足球之巅,荷兰再任“无冕之王”,我换了两次工作。
转眼间2014年的世界杯又快来临,这次又没咱国足的份儿。别人日韩澳三国此次拉来了众多新人,只为明年的正式大赛练兵,被视作“鸡肋”的“东亚杯”,却还由不得我们不重视,可谓尽遣主力,上的都是国内中超各俱乐部各位置上顶尖的核心球员,全副武装“陪太子念书”。好歹在各类国家队层面的足球赛事中,我们到目前也就这个“东亚四强赛”拿过两次冠军,今年能否卫冕还不好说。过完2014年之后,离2018年的又一个“世界杯之年”也就不远了。
到那时国足会再创辉煌第二次冲出亚洲,并在决赛阶段与众豪强的竞争中收货首粒进球乃至赢得一场胜利吗?现阶段还看不出端倪,一切都还是未知数。2018年,届时35岁的我也是一员在人生的赛场上驰骋多年的“老将”了,依旧会待在大上海,跟多数同龄人一样日复一日过着大同小异的生活吗?或者我彼时的境遇会大不同于当前了?
可惜这些有很多此刻是无从得知的,一如我无法准确预知国足未来5年的前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势必一如既往地关心国足,恰如我一直在持续关注着这个生我养我的神秘国度,包括它仍有待完善的方方面面一样。
还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我会更用心地去生活。
活着,继续五味杂陈地看着“国足”的比赛,外表永远像一个涉世未深的纯真少年那样,懵懂却激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