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轮回
还记得正式步入大循环轨道的那一年,自己26岁,(之前先后在中学呆过一年半,进城后接任了一个六年制的毕业班,一学期过后又接了一个二年级,四年的时间里从未组织过家长会。)在这个一切从头开始的起点处,第一次组织家长会。台下坐着的家长,都是大我10岁左右各行各业的成年人,在他们眼里,我是一个有待考验的年轻教师,我的每一句话都是他们考核的内容。那个五年,在他们的认可和激励中,我成长起来。
步入第二个大循环,我已经走进实验小学,面对的家长大都是我的同龄人,其中还有我中学、师范的同班同学、校友。
十年之后,步入第三个大循环,除了极少几个比我年龄大的二胎家长,大都喜欢喊我“裴姐”,很明显的,走过的时间,丰富了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再没有当初那份担忧,不再害怕他们会投来疑惑的目光。
整整六年的相伴之后,又迎来新一届70名孩子的家长。注册登记的那天上午,时不时地有一声惊呼“啊,您是裴老师!还记得我吗?我是XX班的XXX……”说实话,我真的认不出他们是谁了,除了自己亲自带班主任的三个学生,尤其是自己的两个首届弟子,还能顺着他们的名字从记忆中搜索出他们的形象轮廓来,甚至还能记起他们在语文作业本上写得歪歪斜斜的字体来,其他的几个学生没有一点点印象。
“您可能不记得了,那时我们最爱上您的音乐课……”“那时一刮大风不想上体育课,就去办公室‘请’您给我们教流行歌曲……”是啊,那时,我教音乐没有教材,孩子们想学什么歌,就用清唱的形式,一句一句,一遍一遍教给他们,每到课余时间,校园里总会飘来发音不太精准的流行唱词。在我进城的那个春天,校园里传着这样一句叹息“唉,又把一个‘好’老师调走了……”他们眼里的“好”字,就是随他们的兴趣,想学什么,我就教给他们什么。
“裴老师,感觉您好像没有那时个子高了,记得您穿着高跟鞋腿很长……”他们不是教师,他们更不知道接任一年级的辛苦,在这第一学期的第一个月的时间里,是万万不能穿高跟鞋的!
时隔20年,当年那些仰慕老师的少男少女,又一次坐到我的台下,他们的孩子成了我第四个大循环的学子,他们父子或母子将与我整整相伴六年,我会看着他们的孩子一天天长大,看着他们的容颜与我一起慢慢变老……
六年之后,如果我还继续进入大循环,又会碰到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