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琐忆
文:七彩人生
今天是父亲节。然而我的父亲,丈夫的父亲,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相继离开人世,6月1日那天是我公公去世的百天祭日;8月31日,是我爸爸去世三周年祭日。这段时间听着人们谈论父亲节这个话题,心里感到空空的,因为“爸爸”这个称呼,已消失在流逝的时间里,他们的音容笑貌只能存在记忆的数码相机里。想他们了,在脑海中选几幅画面回放一下,觉得他们依然是那么慈祥,他们的谆谆教导依然是那么铿锵有力,让你享用一生!
(一)
人常说“亲家比弟兄”,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订婚的前一夜,公公亲自出马,乘坐一辆红色切诺基(俗称213)轿车,经过行程1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来到我们那个前几年才通了电的小山村。他们一见如故,比我和丈夫的第一次见面都投缘。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女方订婚的前一夜的晚宴上,有一个较隆重的仪式,就是众亲友配合女儿向婆家索要钱物,索要的越多,婆家答应的越爽快,越能体现女儿的“价值”。而我的爸爸虽然当时已年过花甲接近古稀之年(68岁)思想开明的很,告诉众亲友,今晚的宴席中取消那个类似做买卖讨价还价式的仪式,并且当场慷慨陈词:“我供女儿读书12年,如今她已能上班挣钱,我老汉没有能力再给她赔多少嫁妆,就她那11个月的工资(因我3月份借调到城里,乡里的教办以“擅自离岗”为由,扣留了我2——12月份的所有工资,年底才几经交涉,勉强由爸爸如数领出,成了家里唯一的一笔积蓄),我没动一分,让她自己安排使用,办理自己的婚事。”并把公公带去的一千元钱,拿出500元礼节性地回给了公公,200元给了丈夫,算是给女婿的见面礼,自己仅剩300元,算是辛辛苦苦抚育我24年所获的“彩礼”。
公公被这意想不到的场面感动了,也当众表态:“凤飞是我最小的儿子,我再没有后顾之忧,现在给他们置办的家当虽比上不足但也比下有余,今后只要人家有的,只要他们自己肯努力,我一定会填补现在的不足,让他们满意,让你们放心。”这一席话让当晚的所有亲朋好友,不由得发出赞叹“毕竟是当过领导,讲话就是与众不同,既不吹嘘,也不低调,恰到好处还给小两口提出了奋斗目标。”
也就是那一晚,两位父亲成了交心的朋友,贴心的弟兄。第二天清早,爸爸领着公公到林地里去散步,那树林是爸爸带领全村人花费十几年的心血植造的,我和姐姐先后十几年的上学费用,就是爸爸在看护这片十几公顷的林地时所获的。他们兄弟俩漫步在散发着新鲜空气的树林里,虽然严寒逼迫树木落掉所有的叶子,但在他们的心里,却是一片铺天盖地的绿荫,因为他们正在为我和丈夫的结合默默祝福!
我们婚后的第二年,经二哥、三哥竭力请求,辅以以我和姐姐的苦苦央求,爸爸妈妈终于答应离开那片林地,在我儿子过生日的前一天搬到了二哥的院子里,在城里安家落户。我家、姐姐家、二哥家方圆不过500米。一向在林地里走惯了的父亲,进了城闲得发闷,一有空就到我家或姐姐家跟亲家兄弟聊天。记得好多次,我下班回家,听着两位父亲谈笑风生,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二)
爸爸虽然没有进过一天学堂,却凭着惊人的毅力能读书看报,而且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记得很小的时候,谁家逢年过节、杀猪请客,一大群人围坐在土炕上,爸爸坐中间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述历史故事,什么《刘备哭荆州》《穆桂英大战洪州》《狸猫换太子》等等,听的人都聚精会神,连做饭的主厨也会被吸引过来,面临饭菜烧糊的“危险”。爸爸哪来那么多精彩的故事?我的小脑袋满是疑问。后来,等我上学识字了,才看到爸爸一躺下休息的时候,手里总捧着一些图文并茂的连环画《隋唐演义》《水浒传》……或是一本厚厚的评书《杨家将》《岳飞传》《薛刚反唐》……每到早晨8点、中午12点、晚上8点,收音机里会传来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刘兰芳等说评书的声音。噢!爸爸的故事是从这里来的!我恍然大悟。受爸爸的影响,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接触这些历史故事,当语文教师是我必然的选择!
就因为爸爸知道的历史故事多,他对传统文化中的“晋剧”情有独钟,这一点正好与公公的爱好吻合。所以他们每年赶交流期间,自带一个小圆凳,早早地吃了午饭,一起去会场看晋剧,下午休息一会儿,晚上接着再去看,用爸爸的话说“唱十天戏,我每场都不误,如果有一两场没看,那是雨下的太大了,戏根本就没法唱!”那些年,两位父亲曾经是多么健康,他们就和孩子盼“六一”一样,夜思梦想盼着每年8月中旬的交流会!
(三)
两位父亲的性格也非常相似,一样的耿直,一样的恪守原则,对待工作一样的尽职。不同的是爸爸的“官儿”小,一辈子扎根乡村,当了二十多年的生产队长,又当了十几年的守林员,当地的村民都喊爸爸“老队长”;公公呢,一生走过不少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儿”当遍了,最后从工商局副局长的职位上退下来,单位的人都称呼“翟局长”。
记得那是爸爸在林场呆的最后几年当中发生的一件事。
进入90年代前中期,受全国气候影响,一个个企业相继倒闭或转制。爸爸所在的总场——中和西林场也不例外,派到我们家乡那片林地的负责人也是一换再换,最后居然调来一位刚过20岁的小伙子。
不过,不管是谁来,林地里砍哪棵树,怎么砍还是爸爸说了算。因为当时选任爸爸当守林员,是旗林业局和乡政府与村民协商,并给村民以书面协议的形式承诺,爸爸的权利就和分场的场长一样,他们只服从爸爸的调遣。这协议如同总场授予爸爸的“尚方宝剑”一样,历经几任负责人都真实有效。十几公顷的林地,爸爸转遍了,哪里有栋梁之才,哪里有重生幼苗,只有爸爸一清二楚。他们不请示爸爸,走进漫漫林海,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
年轻人胆子大,天不怕,地不怕。他居然瞒着爸爸耍滑头!他当时拿着的砍树批条是“准砍一车”,爸爸带着他走进了那块长满参天大树,砍倒便能做檩材的林地,他顺着脚印记下了地址。第二天黄昏,一辆大卡车开进了目的地,在爸爸的指认范围内开始砍树,这小伙子和买主都以劝爸爸注意身体为由,让爸爸回去睡觉。爸爸当时觉得他们不对劲,也就领了顺水人情,回家了。他们整整砍了五六个小时,半夜时分,爸爸在睡梦中听到又有一辆车开进了林地。在那个人烟稀少的小山村,过往的车辆少的可怜,听见车的声音,就觉得稀罕。况且那天晚上爸爸是专门听林地的动静的。当爸爸确认,有第二辆车驶进林地时,马上穿好衣服,步行赶往砍树的地方。
当他出现在现场时,东方已露出鱼肚白。爸爸清楚地看到,一车树已经装好,他们正在手忙脚乱地装另一车,眼看马上就装好了。他们看到爸爸,先是一阵慌乱,而后又镇定了下来,买主掏出一百元钱,要塞进爸爸的口袋。那个年头,一个正式工的月工资还达不到这个数,爸爸才仅挣45元,那是他工资的两倍之多!但爸爸坚决拒收,只有一个念头,第二车树不能拉走!
他们以为爸爸敬酒不吃吃罚酒,跟爸爸吵了起来:“这又不是你们家的树,总场的人也不知道我们究竟拉了几车,你一个糟老头,管哪门子闲事!”爸爸也毫不示弱:“这闲事我管定了,我已经管了十几年了,没有总场的批条,没有我的同意,你们休想拉走一片树叶!你小子吃了熊心还是吞了豹胆,敢在我眼前胡作非为,还有没有王法了?!”那小子见爸爸骂他,也摆着一副“领导样”说:“是我同意的!你能怎样?走!马上发车!”
爸爸看见他们真要着车启动,像一棵粗壮的大树立在第二辆车头前!
“来!你们要想拉走这车树,就从我的身上碾过去!”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固执的老头,他们被爸爸的举动怔住了!
“你们赶快把车上的树给我卸下来,空车可以走!”爸爸看见他们做贼心虚,心里更有了底气。他们终于被爸爸强烈的正义感征服了,只好开着空车,在黎明时分离开了林地。
那个浑小子也乘着大卡车回去了,再也没有回来。
事后,我们一家人都替爸爸捏了一身冷汗,20来岁的人,什么事做不出来?如果有一天他回来报复爸爸该怎么办。因为那小子是想用一车树换买主家里的那辆“二代幸福”摩托车!坏了人家的好事,怎能不怀恨在心?那时我们真的很担心。
其实不然!爸爸出殡那天,那小子居然参加了午宴!他感慨地对我说:“二爷爷真的是一个好人!他说的话句句在理,他做的事堂堂正正。我最大的遗憾是生前没有再见他一面,这么多年,我总觉得无颜面对他老人家,前几天老赵告诉我,今天特意赶过来了!”
记得公公也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让我对他老人家肃然起敬。
那是旗委组织镇内各单位领导开的一次规模较大的会议。议程中有一项内容,让他们工商局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市场规范经营的同时,连市场的卫生工作也接管起来。讲究原则、精通业务的公公一听,就马上给主持会议的旗委领导反馈:“卫生工作,向来就是环卫部门分管,我们工商人员的责任是规范市场经营,这不是我们的义务!”。那领导不高兴,反驳公公:“老翟,你还是党员?布置点工作就这态度?又不是让你们亲自打扫,就让你们督查市场的时候顺便抓抓、管管,举手之劳的事犯得上你推诿吗?”
公公也不客气了:“行!我们管!不过,你把环卫所的垃圾车给我们调来,市场内的卫生管理费也由我们来收,由我们分配使用……”
还没等公公把话说完,那领导勃然大怒,拍着桌子说:“老翟,你这是胡搅蛮缠!回头我就撤你的副局长职务!散会!”
“撤就撤!随便!”公公也满不在乎。会议在他们的争吵中不欢而散。
我听着公公动情的讲述,忍不住发问:“你真不怕人家撤你的职?”
公公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做事得讲原则,他把市场管理与卫生管理混到一起了,工商部门有责任监督物价,所以我们单位的全称是‘工商物价管理局’而不是‘工商卫生管理局’!再说,当官不为民做主,还不如回家卖红薯!卫生管理工作最头疼的一块地就是菜市场,环卫部门专管还抓不好,我们的工作人员有三头六臂?一旦接手了,无形中就是给员工增加工作负荷,所以我即使掉了乌纱帽也不能答应!”
事实证明公公的话,一点也没错。那市场里的卫生工作至今也没落到工商管理人员的身上,公公用他的言辞捍卫了员工的职责。
在公公去世后到出殡的9天时间里,前来敬献花圈、花篮的工商局职工络绎不绝,他们中间有年轻的,那是碍着他们姐弟三人同时在工商局工作的面子;有不少鬓发花白的退休人员,那完全是出自对公公人格的敬重!
(四)
我很庆幸,一生中有这样的两位父亲,先后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投下高大的身影。让我从他们的身上读懂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对待工作。
如今他们都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属于他们享受幸福的节日里,我只能静静地回想他们在世时的点点滴滴!也只能低吟各种版本的《父亲》,选一首最中意的送给他们,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听听您的叮瞩,我接过了自信,凝望您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孝顺,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我的老父亲,
我最疼爱的人,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