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抒情散文 >回不去的故乡

回不去的故乡

2013-11-06 11:39 作者:小不诺 阅读量:258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如今到了这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莫说是同学朋友这些年纪相仿的人,就是小几岁的弟弟妹妹们也都像下锅的饺子一样出溜出溜的跳进了婚姻的大锅。今年的国庆就收到了老爹家的二弟结婚典礼的消息。繁忙的工作也刚刚告一段落,况且自上大学离开家到现在快十年了,和本家的兄弟姐们很少见上一面,也好借这个机会一去回去聊聊,时间久了不免生出些陌生来还是不好。

简单的准备了行李,多年在外也没什么好带的,习惯了站起来孑然一身的上路。婚礼算不上隆重,也少了些热闹,只是多年不见的亲戚和家里的孩子们在一起简单的聊了几句,很快就结束了。新娘的家里也是本分的村里人家的孩子,不计较很多,过了这个仪式就开始了日子般的生活。第二天相约了一同回老家去探望年迈的奶奶,我与奶奶的上一次相见算算已经是四年前的光阴了。一百多公里驾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在小时候看来简直就是远到了天边。每次回老家,一大早起来大包小包的带了给奶奶的东西,在火车站早早等候。远远的看着绿皮子的火车一点一点的开进站,大概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到,可总也盼不到,那时候一路上的这些个地名还都是爹告诉我的,每停一站就会问爹这是哪儿,叫啥名字,还有几站才能到。这些问题陪伴着童年里每一次回老家的旅程,直到有一天我开始一个人坐车不再需要家人的陪伴才结束。可笑至今我还有些地方的名称不知道怎么写。算起来那时候回老家看奶奶是我出过最远的门儿了。

在火车上的两个多小时漫长又新鲜,到站的站台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什么变化,到现在还是小时候的记忆。青白的地砖,有很多已经断裂残破,老旧的驿站式样的候车室还矗立在孤独的站台上,只是颜色一年比不上一年了。乘车人越来越少的原因,这里也早已不在售票了。似乎列车也只是习惯性的在这里停留短暂的二分钟,似乎也只是为了证明这里曾经有过一个村落和一代已经渐渐离开的乡下人。除此以外只有少数的几个铁路护工还住在站台旁边的房子里。

下了站台就是黄土路,公路修通以前大家都是走这条路的,所以虽然是土路但也够坚硬也没有飞尘扬起的黄土。每次和爹回老家都是秋天的时候,路两边的田地里长满了熟透的麦子金黄麦子随风荡起波浪,低矮些的是大豆和豌豆,有的已经被收割露出了黄土,连豌豆的藤蔓也被收拾的干干净净。远远的看过去这一块是金色的,那一块还带些绿,远处的几块是黄土色的。被收割完的田地里有些勤快的人家把自己的牛拴在地里吃些收割下的庄稼茬子。貮叁里的路上,我也能走出一身汗来,还是年龄的小的原因吧。翻过了两道梁,就能看见村子了。每次到了这里爹就会指着前面不远的村子说,看前面就到了。现在大了经历越来越多慢慢的体会到那时爹说出那句听起来实在平常不过的话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当时我是不理解的,只顾着问爹田地里这个是啥,那个叫啥,能不能吃,还把出了穗的青草当成了麦子。等到快到村口的时候,远远的就有村里叔伯大爷和爹打起招呼。进村后一条土路横在当中间儿,不偏不倚把村子分成了东西两半,中间的路老人们都叫他汽路,农闲的时候就是这条大路成了没事儿人纳凉聊天的地方。东拉西扯一会儿,然后夹着烟袋锅子各自回去上了自己家的热炕吃饭休息。村子前面的山,老家人都叫南山,夏天庄稼长满的时候是一片绿,快秋天就是一片黄,谁家的菜籽儿和豌豆地要是挨在了一起那就更好看啦。坐在自己的院子里就能看见自己的田地,每次回老家在炕上吃饭我都喜欢看看窗外南山上那一片片不同颜色横屏竖子的方格子。老家的饭菜也是让人难忘的,那一口锅里蒸出的馒头都带着甜味,每次进了家门奶奶和老爹叫我上炕坐下吃饭,我盘不了腿就是不愿意。这个时候奶奶总会说这孩子不会是想回家了哇,就给我蒸鸡蛋糕和刚刚从地理摘下来的豌豆角给我吃,我吃饱了和老爹家的哥哥弟弟们钻进地里头一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说实话那个时候其实是不愿意回老家的,因为总觉得没有城里好,住不上几天就想着要回去。好几次爹回去以后我又闹着要走,都是老爹把我送回去的。

弟弟开着车,他媳妇儿坐在副驾驶上,我和两个弟弟坐在后面,小时候的这些画面在我脑子里慢慢的演绎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睡着了。等到醒来的时候车已经快开进村口了,还是那条的路,只是长满了野草几乎辨认不出那里是路,让人觉得陌生。没有看到一个人,没有人出来和回来的人打招呼。没有人说这是谁谁家的孩子回来了。一切都变了,南山没有了一块块的色彩斑斓的田地,到处都是封堵了门窗的房子,有的因为多年没有人回来修缮已经坍塌,只是剩下几个木头还顶房梁不至于让他连痕迹也消失掉,用最后的沉默证明着他曾经的存在。很多在老一点儿房子墙上的泥皮剥落了一层又一层。废弃的户院里几乎被杂草覆盖了全部。此刻这里很静,静的没有有一丁点儿的声音,似乎这里的空气也不是我曾经熟悉的。时隔几年的光景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炊烟,连麻雀的叫声也没有了,只是头顶那片天空依然湛蓝,进了村子车走了十来分钟才停在了奶奶家的门前,老爹已经站在大门口等着我们了。小时候回来经常翻阅的围墙低矮了许多,有些地方已经残破坍塌。院子里过去干净的很,院子里有牛,样,鸡。现在除了杂草外在看不到其他。心里的荒凉感阵阵袭来,莫名的失落压抑着悲凉的心绪。奶奶住了拐颤颤巍巍的走出了家门,他比以前更加显得老态龙钟,走几步路就浑身无力,映着眼前的景象让人阵阵的心痛,生命的暮年就如同这荒凉的村落一样揪着人的心。

我没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多年来似乎已经忘了自己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但此刻一种根被割裂的漂泊虚无感强烈的侵袭着心头。归属感在瞬间荡然无存。内心的深处在说:“我没有家了”。像失去了童年,像失去了亲人,那种藏在血脉了与乡村割不断的情感被唤醒的一刻也永远的毁灭了。心里开始隐隐的疼痛。和奶奶老爹聊聊工作聊聊生活的境况,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到了临行的时候,老爹弄了些瓜子,麻油装满了后备箱。说这些想吃到是越来越难啦,带上些吧。奶奶特意嘱咐了让给几家都带上。孩子无论多大在娘的眼里始终是孩子。奶奶将我们送出门坐在大门前的石头上,魏巍的颤抖在双唇,说不出话来。耳边的发髻落下被风吹乱了。这时脑子里突然蹦出了风烛残年这个词,当身临其境时才知道这个词是疼痛的。此刻面对着颤抖的奶奶和这失落了两代人心的小村子,这个我出生的地方,失魂落魄的我急忙的钻进车里,不敢再看就匆匆的离开了,短短几年到底是人心变了,变得不再接受生养自己的土地,还是乡村变了,变得不愿意接受这些弃她于不顾子孙。附着着浓厚感情的土地变了,那割不断的情感还能维系多久。我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其他人在看啥

    《回不去的故乡》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