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名家随笔 >玉兰花开了

玉兰花开了

2013-12-20 10:10 作者:夏竹青 阅读量:468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玉兰花开了。每年都是柳叶刚刚吐芽儿,玉兰就像玲珑剔透的琉璃盏一样静静地在枝头次第绽放。

只是没有想到,今年我仍是有时间在这里欣赏它,祝福它,恭喜它。默默和它作伴,款款和它交谈。和往年一样,阳光照到的地方,朵大;照不到的地方,朵小。仍然身白如玉,依旧其芬若兰。难道它知道有人欣赏它吗?

花还好,境不同。今天若不是心绪不佳,我是腾不出这点空闲的。一大堆的稿件没有心思看,只好走出门来,逛逛书店,看看玉兰。

说不出为什么,年届不惑,却眼拙得可笑。有一次在某地讲课,下课后,和学员闲聊。听旁边的女学员说关于“宝宝”的教育问题,我便很认真地问了一句:“你宝宝多大了?”没想到人家尚未出阁,登时尴尬到家。今天更是冒失,一个小同事看到我,过来挽臂同行,我觉得很温暖,一高兴就犯了类似的错误。她不计较,依旧笑着,挽着。我却抱歉极了,也愧疚极了。恨自己到了新单位为什么不和大家多多交流呢?要不然哪至于这么荒唐。

站在玉兰树下,任身后人来人往,脚步由远而近,又由近到远。我不回头,没谁认得我,只静静看玉兰好了。

记得刘墉有篇文章说一个跟他学画儿的女生,每到春天就会带一些玉兰花到教室分给同学。她希望每个人都快乐,每个人都有一个芳香的学画环境。大家喜欢她,因为她热情乐观;刘墉喜欢她,因为她豁达开朗;我也喜欢她,因为她是拿“芬芳”和“幸福”与人分享。她的命运定然像她手中的玉兰花,年年能绽放,岁岁有春天。她那颗简单而纯净的心,使我记住了玉兰花的馥郁,也记住了她那与众不同的卓雅品藻。

那年我身体不舒服,我的朋友知道我喜欢玉兰花,就摘了好几朵放在我的床头,要我看个够。真是感激啊!那么洁白芳香的玉兰花在我的眼前绽放,如朋友的微笑。记得当时朋友很幽默地说:“为了给你摘花弄污了我的白大褂。来,酸几句?花开花落。”我说:“花开,如天真孩童绽笑的脸;花落,如迟暮美人凋零的心。”她咧着嘴说:“酸!真酸。”我说:“还有四句的,听不听?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哦。”她赶紧摇头,做夺门欲逃状,我俩哈哈大笑。那时候看玉兰,不仅像灯盏,更像圣洁的莲。

据说,玉兰本是瑶池的仙姬,一次到人间游玩,见两处村民因为“夺水”械斗,死伤无数,就动了恻隐之心。长袖在水塘边一舞,便长出一排开花的树,有紫色,有白色,有黄色,还有红色。村民们被沁人心脾的阵阵清香迷倒,被一大团一大团的白色花朵陶醉。这香,是仙姬发髻的香;这白,是仙姬云裾的白。法力施尽,仙姬无法返回天庭,自己也变成了一株高大的树,上面开满了白色的玉兰花,如她慈悲的不染纤尘的心。村民被深深感动,从此勤恳劳作,幸福播种。在栖息繁衍同一块土地上,彼此祝福,相互帮助。在共同享受那一片蓝天,那一条河流,和那一片因包容与关爱而郁郁葱葱的春山的同时,努力过好每一天。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一位好朋友不知什么时候站到我身边。

“看玉兰花啊。”这位朋友是我原单位的同事,我们十几年来一直很好。去年办完手续去找她,她老大的不高兴。见我独自在树下,便猜出了我有心事。若无烦恼,不会独立树下这么久,今年不比去年以前的悠闲时光。她总是对我那么好,才到新单位怕我喝水困难,先送个新暖壶过去,连颜色都选择“翠绿”。见我办公桌的抽斗锁坏了,也赶紧叫我去拿,像大姐姐一样。当我和她简单一说,她只说“你呀,想那么多?别总这样。放心,你不会伤害任何人。以后别动不动就‘内拽’了。”一语中的,我心释然。

她又约了另外两个朋友,定好中午小酌,然后离去。我则还想再站一会儿,再看一会儿,再想一会儿。

眼前的玉兰花争相绽放,没有一片绿叶。干净的白,纯粹的紫,似乎要满足一种向往,一个追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紫玉兰花期长,却不是很香;白玉兰很香,开花时间又很短。可能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万法皆圆,心物难全”吧。

不论花期长短,总能随缘尽份。让人感受到它“内含智慧”的力量。有春光的绚丽,也有佛心的沉静,当可消尽内心的困踬。

此时看玉兰花开,觉得它像盛满真情的杯盏,像照彻心扉的神灯。难怪佛家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之说呢。细细观赏,我想,谁都会为它宁静的绽放所感动,且浮想联翩吧。

2008年3月25日夜

其他人在看啥

    《玉兰花开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