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纸牌屋》,说合众国
《纸牌屋》近年热播,广受好评,单就电视剧本身而言,《纸》无疑是一部优秀之作,关于这一点,人们基本上已形成共识,也并非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本文要讲的是大家争论最多的一个话题——美国(或美国政治)究竟如何?
先看一些观众的评论:“比美国政治还好看,堪称奥巴马竞选复刻版!”“每个政治决策背后都有一场阴谋,这就是美国的议会民主!”“原来美国政坛政权,却是如此黑暗,又谈何民主?”“充分的揭示出了美国政府复杂、高深的权力斗争及政治阴谋。”“原来美国政坛是这个样子。”“一部让中国人民了解美国民主体制的教育片”……这些评论很能代表当下不少中国人的看法,也很吻合咱们从小受的教育——万恶的美帝,金钱的政治,虚伪的民主。一句话概括就是:美国(或美国政治)真的很邪恶!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咱们还回到影片。
在影片里,主解弗兰克一听说自己选区里出了个交通事故(与自己倡议修建的一个建筑物有关),便立即放下手边的重要工作,星急火燎地赶到现场,又是赔情又是道歉,又是晓之以理又是动之以情,想方设法去平息事端。没有千方百计地推卸责任,也没有丧事喜办,扯一些“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家属情绪目前比较平稳”的闲淡,不知这是不是美国的邪恶?
在影片里,罗素议员因为选区内的一个造船厂被拆自己保持了沉默,便内疚不已,痛苦不堪,很觉得对不住自己的选民。反观有的国家的人民代表,非但不表达民众的意愿,反而恬不知耻地净说些“财产不必公开,官员不是百姓奴隶”、“我们不能提高劳动者的工资,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起征点太高就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纳税人的荣誉。”诸如此类的混账话,完全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相比之下,不知这是不是美国的邪恶?
在影片里,有个叫琳达的幕僚长。对于这个陌生的职务,我顺便百度了一下,乖乖,答案竟是这样:白宫幕僚长,又被译为白宫办公厅主任……是一个拥有很大权力的职位,常被称为“华盛顿第二最具权力的人”。然而就是这第二最具权力的人,她的儿子竟然没考上大学;更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小事竟然还需要第二最具权力的人亲自去找教务长求情;更更出乎意料的是,即便第二最具权力的人亲自去了,教务长竟然还不买账!这样的事情在有的国家简直是不可想象。不知这是不是美国的邪恶?
在影片里,不管多大级别的官员,都是拿着盘子吃自助餐,随随便便,简简单单,没人陪护,没人侍候,并且还得自己买单。反观有的国家,官员们拿着老百姓的血汗钱山吃海喝,铺张挥霍,一顿饭动辄便上千上万,最近更是传出120万元的天价饭。两相比较,不知这是不是美国的邪恶?
在影片里,媒体揭露官员,民众抗议政府,下级叫板上级,议员弹核白宫,富豪对抗总统……在这里面没有谁是一方独大,高高在上,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抗争,没有官大一级压死人,没有下级拼命巴结上级,更没有哪个官员敢动用公权力肆无忌怡地对付民众,人与人之间维系着相对的自由和平等(绝对的没有)。不知这是不是美国的邪恶?
在影片里,不管是贵为总统,还是富为豪门,每个人都敬畏着一样东西,那就是法律。当人们觉得受到非法侵犯时,首先想到的是叫警察或告法院,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而自觉理亏的一方,最忌惮的就是司法部门的介入,没有人想惹上官司。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国家,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人能左右得了。而在有的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废纸而矣,完全沦落为权力的工具,任意地被侵犯、亵渎。比较之下,不知这是不是美国的邪恶? ……
最后要说的是,美国能毫无忌讳地拍出这么一部呈现政治黑暗的影片本身就足以说明一切,而有的国家连民众说个话都要千方百计地加以限制,动辄以造谣、诬陷等名义给民定罪,粗暴地侵犯民众的言论自由,两相再比较,难道这也是美国的邪恶?
有人说,影片是现实的反映,不知上面所述的情况是不是现实的反映?其实,要想真正地看懂此片,必须搞清楚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要对美国现实有所了解。要想了解,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货比三家,即多看一些不同的特别是观点相左的资料,然后用常识常情常理去思考、分析、判断,这样才能得出较为靠谱的结论。如果只听一家之言,偏听偏信,是会失之偏颇。根据我的了解,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其实并不了解美国,然而正是这些人,一说起美国来总是那么声情并茂,言之凿凿。
第二,要对民主政治有所了解。民主政治,它并不能保证所有官员都实心实意地为民服务,它保证的是不管官员是否实心实意地为民服务,他都要为民服务,因为官员的命运掌握在民众的手里。就像专制社会里,下级对上级难道都是绝对忠心?但不管忠心与否,他都要表现出绝对的忠心,因为下级的命运掌握在上级的手里。如此而已。
只有把这两个问题搞懂了,《纸牌屋》才能真正地看懂。不然,只会像笑话里所讲的那样:一个乞丐说:“等我有钱了,我一天要吃三顿肉。”有钱人真的是一天三顿肉吗?完全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凭空想像,把自己的思维习惯套在别人头上!可惜,这种人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