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文化点评 >我眼中的金庸小说

我眼中的金庸小说

2014-06-28 13:01 作者:涅槃之子 阅读量:1587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曾几何时,我开始阅读金庸的小说,并为之倾倒。其简练的语言,个性鲜明的人物,新颖的素材,曲折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深深震撼了我。

其一,语言简练。金庸小说采取古代白话与现代语言相结合的方式,不似古文言的艰涩,也不似普通的粗陋,既如口语般读来朗朗上口,又不乏文学的高级趣味。仅此,便可怡人心性,乐其胸怀。张五常教授曾在《我也看金庸》中说:“如果《水浒》是好文学,那么金庸的作品也是好文学了……古今并用的文字是最好的文字,中外皆然。我认为查先生(金庸)的中语文字,当世无出其右!”

其二,题材新颖。除《笑傲江湖》外,金庸其余十四部小说皆有年代可寻。他开创了武侠与历史相结合的新局面,令人耳目一新,个中情节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使其作品超越了一般武侠小说的范围,仿佛确有其事一般,增强了作品的真实。因此,他被称为“新派武侠小说领袖”并不为过。

其三,人物个性鲜明。在金庸小说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老实憨厚、极负正义感的郭靖,刁钻古怪的黄蓉,“侠之风流”的杨过,极具叛逆性、不畏强权的令狐冲,待人忠厚,又具平凡人心性的张无忌……在金庸的笔下,所有的人物都被注进了不同的思想,使之成为有血有肉之躯,绝无雷同之处,虽是虚构,宛如亲见。

其四,情节曲折。金庸所有的小说中,都由某个或某几个人为中心,展开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处处留下伏笔。当某一形势趋于极致时,笔锋一转,使人心神为之激荡。许多情节往往出人意料,仔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由此已可知,金庸确有大师风范。

其五,思想深刻。金庸的许多作品诸如《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莫不以隐世为结,看起来其作品是为表达一种隐世情怀,其实不然。金庸笔下的许多主人公都有“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其中暗含着儒家思想(金庸出身于江南书香门第,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由此可见,中国几千年来所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另外,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正义与邪恶没有明显的界限。正派人物中有邪恶人物,邪恶人物中也有心怀正义之士,侠士人物中有反叛的一面,邪恶人物中也有正义的一面,体现“人无完人”的道理。由此可看出金庸的进步和尊重现实的思想。

当然,金庸的小说也有缺陷。王朔《我看金庸》曾就此表明了一些观点:情节巧合太多,内容前后不连贯等。但就如金庸小说表现的“人无完人”的道理,确实可以理解,且当时金庸创作小说的目的在于其商业价值——创办并发展《明报》——争取读者是重要的,因此写得仓促,缺陷是必然的。

综合看来,金庸的小说还是相当成功的。其作品可雅俗共赏:可为普通人民接受,也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欣赏——由此产生了“金学”——这也就是金庸小说盛行几十年一直不衰的原因吧。

其他人在看啥

    《我眼中的金庸小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