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亲情散文 >母亲的灶台

母亲的灶台

2014-09-10 08:59 作者:深圳洋子 阅读量:1811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如今的乡村,其实什么也不缺,净多了一份都市稀缺的宁静与悠闲。

快捷的物流四通八达,什么也都可以是送货进户了。城乡差距在逐步减少。比如在厨具上,液化气、电磁炉,早已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可我的母亲呢!她始终念念不忘她的老式灶台——一个烟囱连着泥糊就的炉堂,堂上执一个的铸造的厚重的黑色铁锅。

四五年前还是在老宅住的时候,在她的一再强烈要求下,找人在多年不用的小西屋里重新垒过一个,她特别的开心。

她常挂到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什么炉做的饭也没有柴火灶锅熬的香。

这话真的一点不假。

她们那一代人啊,家家户户的妈妈们,前大半生都是在风箱的“呼——塔、呼——塔”声中,一天一天的拉走了岁月时光的。灶台,那是举家日子里的必需之物,比床还重要,也是她们生活里最主要的舞台,早已有了不舍的情感,用着也得心应手。

世间之物,就是那么奇特得不可思意,很多的科技产品带来了的是便捷,却丢损了味的醇美与厚重。

象不锈钢锅具,是美观洁净,然而用它在燃气上或是电磁炉上蒸馒也好,煮饭也罢,就是没有土灶锅做出来的香浓味津,口感更佳。

我的家乡是冬小麦的主产区,也是出产优质麦子的地方。小麦生长时间长,做出的面食十分的劲道。在磨面上,母亲大多是舍近求远的去找少之又少的即将走出人们视线的小磨坊磨面吃,说大面粉厂的面已加过增白剂了,看着好看却不好吃,还对身体有害。

在新宅院里,本来没打算做过多多余的垒建的,想尽量多留些空地,一来多种些花草与蔬菜,可起到绿化;二来土地多了,自然地气就足了,如今的都市楼房都早已阻断了地气,做再多的绿化,也没有自然的好。

我想,建个灶台一定是母亲的一个最大心愿。因为新宅就处在林子当中,有烧饭用的材源,爱早起的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老年人清早起来悠走一圈决不是什么坏事,这样也可炼锻一下身体,人不就是活个精神寄托吗?母亲从没有打牌的习惯,她除了去教堂做礼拜之外,没有多余的爱好。

她虽然口里从没提过要建一个灶台的事,但最近一段当着我的面经常说,你看你二学大娘(一位远门邻居),每天早上都跑过来,在林子里转转走走,顺手就是一抱干柴,回去做饭多好呀。她那语气里充满着羡慕。

于是,前几日我给她说:

“咱在西院墙背落的一角,找人给你垒一个灶台吧。”

她一听说要建灶台,别提那高兴劲了,连声的说了一串的:

“中、中、中”。

那神采飞扬的劲头,似乎是一个失散多年的老闺蜜又回到了她身边一样的快乐。

因为我说中了她的心思了。

看到她那么开心,笑意满面的,我也暗自的笑了。

母亲笑的是终于又能大显伸手,在地锅里蒸馍做饭了;我笑的是又能吃上那地道香醇,叫人回味无尽的饭香了。

呵呵,真是皆大欢喜呀。

笑着笑着,心中随之涌动出一句话来,那便是:

养老家家事,爱母顺当先啊!

(2014.9.9洋子于清雅居随笔)

其他人在看啥

    《母亲的灶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