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志愿服务,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精力和技能自愿无偿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公益行为。近年来,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很快,在迎接和举办北京奥运会、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使志愿者事业得到良性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是国家高度统筹志愿事业的发展。适应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趋势,高度重视和统筹志愿事业,给予政策、环境等支持,激励志愿组织发展壮大,更好地承担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任务。
二是加强社会团体管理。通过鼓励健康型社会团体的发展,增强志愿者参加的程度,培育积极的组织动员能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三是倡导公民自由参与。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公益文化,
创造公民自由参与、自愿参与志愿服务的环境,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和条件。
四是扩大社会支持网络。中国志愿事业的发展需要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需要法律法规、工商企业、民间组织、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因此要进一步全面整合社会力量,汇聚各方资源,保障公益事业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