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随笔日记 >这回听我的

这回听我的

2015-04-28 10:33 作者:蓝铃花 阅读量:237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茹老师和她十八届毕业生的故事

书签:2005届

(一)

有一天,晚自学下课,同学们都回寝室洗脸,洗脚,准备就寝。一个坐在下铺洗脚的男生,洗好站起来时不小心额角撞到了上铺的铺板,皮擦破后有点出血了,看看不是十分严重,本来去我想自己给他擦点红药水算了,但又一想,还是让医生看一下吧,这样放心点。于是我领他到了学校旁边的村卫生室,医生给他处理了伤口,说没什么事的。我又问这学生,要不要告诉你父母,让他们来接你回家,他说:“老师,这么点擦伤,没关系的,不用打电话了。”我想想也是,就作罢了。

第二天是星期三,按例要回家一趟的住校生是可以回家的,那位同学也回家了。

第三天星期四一早,那位同学和他的父亲一起来找我,我自认为那天我这样处理应该做得也到位了,还以为他父亲来付那点医药费的,没想到,他父亲一见我就说:“老师,你怎么能这样做呢?我儿子头撞得去了,你也不给我们打电话,也不去医院拍照,要是脑震荡了怎么办?孩子昨天回家我才知道,今天我来是想来告诉你,我要带孩子去医院做个检查。”那神态,那语气,让我无语,也让我强烈地怀疑上了自己:我做得对吗?

看着我如做错了事的尴尬样,一旁的孩子站出来说:“爸爸,没事的,我这伤都已经不痛了。”“怎么不痛了,走,去医院检查下。”做爸爸的气还没消。“我不去,爸爸,这回听我的,我真的没事。”儿子说着顾自己向教室走去。“你回来”父亲追上去拉儿子,但儿子就是不听他的,他无奈地转身看向我,大概是看到我呆呆站着的可怜样吧,他说:“算了算了,今天就这样了,要是以后再这样,我一定要来评这个理。”

我感慨:老师难当。也觉得:我是错了,以后千万不要自以为自己做得够好了。

(二)

我们这儿轻纺业比较发展,有三轮摩托车的人家也多。许多家长常用这车载布,接孩子上、放学。

璐璐的爸爸就是这样的。每天早、晚,他直接把车开到幼儿班门口,把他读小班的小女儿和读六年级的璐璐接回家。

但有一天放学,璐璐没有上爸爸的车,是走路回家的。

第二天早上在校门口遇到她爸时,也没见璐璐在车上。她爸见到我,就咋呼着说:“老师,璐璐今天要迟点到,她不坐我的车,要走路来校。她这二天在教育我呢,说我这车是无牌无证的,非要我去考证,做照才行。您帮我说一下行不?”哈,看来我前几天的“安全知识竟赛”有效果,我心中窃喜。于是说:“这个我可不帮您,因为您女儿说得十分有道理,我觉得这回您得听她的,做父亲的要为孩子树榜样才是。”

后来,璐又天天坐她爸的车上、放学,自然这回这车不是无牌无证了,还写了一篇文章《“这回听我的”》得了诸暨市一等奖。

(三)

海的爸爸是天天要到学校来“报到”的。他来干嘛的呢?

第一学期,他是天天来给儿子送中饭的。因为他觉得学校的大锅饭菜不如他家做的好吃。中午回家吃又路远费时间。虽说我对他爸爸的做法很有看法,但对于一个既做爹又做妈的大男人,我也只有发出“可怜天下父亲心”的感叹了。

第二学期,海的爸爸不来送中饭了,海还破天荒地做起了住校生,这么大幅度的转型让我彼为不解,不过没二天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那天放学后我去住校生那边的寝室楼,就看到了他爸爸,他看到我竟表现出从来没有的理亏状,说:“老师,我那儿子一定不要我来学校送饭,不要我没事总来学校看他,春节时,他还写一封信塞我床头,题目是《老爸,这回听我的》,我觉得我儿子说得在理,这几天真的都没来过,今天是家里一个大西瓜吃不掉,所以我给他拿点来,寝室里的同学好一起吃吃。”

哦,原来这大幅度的转型是这么回事,棒!我是由衷地赞赏:“您的儿子长大了!”

茹小珍

其他人在看啥

    《这回听我的》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