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最后的哀叹
——悲惨世界之空桌椅赏析
首先声明,不是电影版悲惨世界,而是音乐剧悲惨世界10周年纪念版。这首《空桌椅》是悲惨世界中马吕斯在革命失败后来到常和进步青年朋友聚会的咖啡馆,在此回忆当年和朋友一起歌唱明天、歌唱新世界,而现在逝者已逝,只留下空空的桌椅和朋友们若有若无的身影之后的唱段。
其实,悲惨世界有很多著名的唱段,虽然笔者的笔法拙劣,难等大雅之堂,但还是想对其中几段一一进行赏析。之所以选择这首《空桌椅》与其演唱者关系很大,这首空桌椅的演唱者是英国著名歌唱家Michael Ball,其声音浑厚细腻,感情把握十分到位,对歌曲的掌控能力也以趋近完美。他以一种柔软的语调开始,一步步回忆起朋友、理想、和他们的一同逝去,情感越加强烈,声音也就强烈,直到到达最顶峰,才将压抑在心底的感情全部宣泄出来,就像崩溃的堤坝一般,汹涌澎湃,难以抵挡,而在结尾处,却又不得不回归现实的无力,面对这空荡荡的桌椅,独自怀念那段激情澎湃的时光。
有人说,死亡并不可怕,活下来才可怕。这句话正对应在马吕斯身上,他是所有同伴中唯一的幸存者,尽管他也九死一生,可是活下来并没有让他高兴,反而要面对朋友的逝去和理想的破灭,让自己在空荡荡的咖啡馆里一次次承受独活的谴责和理想毁灭的打击。他和朋友们的理想被现实碾得粉碎,而悲伤的马吕斯只能在绝望中一次次呼喊“朋友啊朋友,你们的牺牲到底为了什么?!”这样的想法越强烈遭受的打击也就越大,最后的悲伤只能由马吕斯默默地承受。就像歌曲开头唱地那样“有一种悲伤无法言喻,有一种痛苦会持续很久”,这样的痛苦可能会使马吕斯永远无法解脱,直到他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