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抒情散文 >结缘凤凰山

结缘凤凰山

2015-12-12 07:39 作者:如鱼饮水 阅读量:269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凤凰山,即学校后山,一块丘陵区,绿水绕青山,自成一景。初识凤凰山,还是从友人那里。那日我去了咸宁博物馆,而他则游了凤凰。由此,心中便种下了一颗种子。

连续阴了好几天,天空总算放了晴。早起出门,触摸着初秋的微微寒意,踱步去食堂。一路上,晨光倾洒,铺了一地淡金。微泛黄的树间,偶尔还能听到几声清脆的鸟鸣,欲巡声究迹,往往落空,也不懊恼。只痴迷于这一状态,庄子拽尾于涂的境界大抵也是如此吧。整个身体浸泡于暖洋洋的晨光中,放空心思,自然地嘴角上扬,淡然而笑,生活本该如此。想想自己进入这所大学以来,一直都在忙碌,从忙得充实到忙得空虚,多久没有像现在这般惬意了。也许是该往自然中走走,静一静。

从学校食堂后面出发,翻过一道锈蚀的铁梯,踏上了熟悉的泥土地,再绕过一栋栋民居,凤凰山的倩影便在不远处显得清晰起来。连绵起伏的小山,晨光为其披上淡金的薄纱,碧色的流水似丝带挂于她腰际。终于窥见她的容颜,捧了些许池水,也算是触碰到了凤凰山的裙摆。

起身,继续踱步,途经一高坡地,惊觉空中竟然横着丝网,网上残留着些许枯萎的羽毛。只得唏嘘,人类与其它物种之间的战争,在远古之后,在远离都市聚居区之外,仍然如此地的赤裸,鲜血淋漓……甩甩头,抛开纷乱的思绪抛开,加快脚步朝前走去。很快,一道十字路口横亘于面前,不得不做出选择。一旁有当地人,但并没有开口问路,只因沉醉于此刻的宁静氛围,同时也想试试自己与此间山水的缘法。稍做思量,选了条看上去人烟稀少的路。走到路的尽头,才愕然发现是一处养猪场。不禁苦笑,向静谧处求通往自然的路,殊不知真正的路在市井处。这大概 是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真意。既错,只得折返,总算没有再走错。通过一条由林木形成的通道,顺利抵达了凤凰山。

沿着山路走,一庙印入眼帘。破败的门庭,四散的落叶,林间微啸的秋风低沉地伴奏着……有种说不出的破败感,又似有某种静穆的禅意。移步向前,拾阶而上。布满枯叶的石阶旁立有两碑,碑上有铭文,一书“流芳百世”,一书“功德无量”。靠近细看,原来是建庙时的捐款人名单,名单后写着捐款数。落眼于钱数时,一种极强的别扭感使得自己在此处有些待不下去。在己看来铜臭与禅意结合是如此的突兀。

继续往前,随着不断的深入,山路开始变得越来越窄,林间也显得幽暗起来,任山外阳光如何浓郁,仍旧挤不进来。行至某处,前路已看不仔细了,有些地方看似有路的痕迹,实则完全被杂草覆盖。想到鲁迅说过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也大胆附和一句:前人留下了许多路,不走的后辈多了,路便荒芜了,甚至于消失了。一如许多不错的传统习俗,传统手艺因无人传承而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山路走到最后,几乎就是自己在开辟一条新路了。感觉自己突然从一悠然的游者变成了一个寻求刺激的冒险者,有些兴奋,也有些恐慌。真正开始佩服那些开历史先河之辈,他们是如何熬过去的,不得而知。终于不得不停下来了,前路被拇指粗细的藤蔓挡住,向四周望去,一种无助感瞬间包围了自己,下意识地抽出随身带着的小刀,妄图寻得一丝心安。然而,当人类脱离了都市,脱离了高科技的保护时,其实仍然只是一孱弱的婴孩。即使有着高速发展的科技作后盾,自然的威力依旧时不时轻易摧毁人类那可笑的自信。此刻,自然的威严表现地如此淋漓尽致,让人 不敢直视。才明白苏子为何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才懂得敬畏自然不是自欺欺人之语。

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出了狭长的森林通道。再回头望了一眼凤凰山,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恍惚间,看到这样一幕,一边是起伏的群山,一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远远看去,似是大山匍匐在楼群的脚下。虽然一直反对楼盘建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却不得不承认,种群角逐的大自然舞台上,人类终归还是赢了。但胜利者的姿态不应该是傲视一切,敬畏自然,什么时候都不落伍。

结语:古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语行半里路破万卷书。

其他人在看啥

    《结缘凤凰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