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经典散文 >庐山行

庐山行

2016-02-20 11:31 作者:祎品如禅 阅读量:608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毛主席名诗《七律·登庐山》里用“跃上葱茏四百旋”来形容庐山路弯道之多。而今人们公认虽为三百个弯道,然则也足以使晕车者毛骨悚然。

坐在车窗内随大巴翼翼前行,进山不久便见山雾浮升流泻,难以辨识远处的峰峰岭岭,只有近旁古松杂灌隐约可见。行至山腰,云雾浓如白雪横铺,视线上不及天,下视山路则如细雨轻啄,灰湿点点,左右顾盼只见峰谷岭凹之中吐出磅礴浓雾,更显诡谲。车程过半,同事们精神尚好,车外树过雾飞,车内谈笑风生,只听有同事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大雾中’”,引来车内一阵哄笑。笑声未已,尖锐汽笛声便径直射入耳膜,只见前方弯道处突然冒出的私家车占道,一众人顿时惊惧噤声,幸有大巴司机力挽狂澜于即到,才得躲过此劫。上行,山路愈显崎岖,同事们都已没了谈兴。随着车身不断的左转,晕车的也越来越多,耐力不足的早已靠在椅背神游太虚,耐力尚好的个个神经紧绷,生怕不知哪个弯道口又出现一个冒失鬼。临近小镇,隐约可见有极细的山泉斜依陡坡,雾气比之山腰要浅淡许多。少顷,小镇楼社便在雾色的围裹中横陈眼底,便觉进入了蓬莱仙境,美不胜收。

在山上小镇匆匆用过午膳,便径直深入游览腹地。走过欹斜山路,穿过槎桠枝蔓,便见盘踞山间的黄龙寺。黄龙寺,前可直视天王峰,后枕玉屏峰,下踏大溪,松杉环绕,气势恢宏。走出寺庙,便见庐山有名的“三宝树”凌空耸立,好不威武。再随导游下行,不多久便闻声急湍流如夜色行车,于幽冥处嘎然而来,这便是庐山黄龙潭瀑布。耐不住美景诱惑,黄龙潭凸出的大石块上,须臾便站满了要留影的人,同事们熙来攘往,乱中有序,有专司拿包包的,也有专门拍照的,一个小团体,在欢笑声中“有组织有纪律”的运行着。

玩兴犹酣时,不觉便见朦胧暮色,半天的行程被迫结束。回程的山路陡峭难行,部分同事不久便已经体力不支,这时只见精力尚好的搀着体力不佳的,一个团队乌压压的聚在一起往回赶,谁都不愿意落下一个人。

第二天七点左右出发,在庐山会议旧址缅怀完沧桑厚重的历史;在花径体悟过“小桥流水人家”的闲恬意境;又在如琴湖的桥上震慑于山坳在两分钟内吐出弥漫山野的大雾。再走进山林时,一个团体依旧是一段华丽的锦绸,丝线有序而又紧密。刚刚还嚣张的大雾,不一会就已经遁迹,不远处的峰岭随着观赏位置的变化,在不断翻新着脸谱。毛主席的卧容,猪八戒的侧面,惟妙惟肖的耸立在眼前,令人不得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行庐山拓展虽然没有特意安排增加团队凝聚力的游戏活动,但是一同饱览庐山旖旎雄伟的风光,一同欢笑,一同跋涉奔走,需要拧成一股绳的旅程,本身就是一支强效黏合剂。使同事们在旅行期间领略的不仅仅是庐山的风光,更有光大同事之间的团结与关怀。

其他人在看啥

    《庐山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