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与掌声
方仲永是王安石笔下的一个神童,说宋时江西金溪县一个世代隶耕的方家,突然有一天,五岁的方仲永向其父索要纸笔,其父自然极为诧异,连忙从邻居处借来,于是方仲永便题诗一首并落上自己的名字,此事传开后,大家都感到很惊奇,纷纷请他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他题诗,他的父亲见有利可图,便天天带着他走东串西,而没让他进学校,到了十二、三岁时,王安石见到他,这时他作的诗已很一般,再过七年,王安石打听他的情况,回答却已是“泯然众人矣!”
还记得庞玉秀吗?她小学三年级发表文章,14岁出版个人文集,是天津市作家协会最小的会员,被誉为“神童才女”。大师巴金曾写信鼓励她好好学习,许多地方请她签名售书作演讲。在她访日期间,一个日本小朋友拉着她的衣襟说,长大后一定要来中国,向她学习读书、写作。可是若干年后的她却成为一个令人惋惜的现代版的方仲永了,“泯然众人矣”,这是令人觉得可悲的一幕。庞玉秀当年发表的文章,才气咄咄逼人。如果她在写作的道路走下去,丝毫也不会比当今火爆的韩寒、郭敬明逊色。
这都是鲜花与掌声惹的祸,怪只怪荣誉来得太快、太早、太猛,把一个少年儿童的心“忽悠”乱了。心静不下来,怎么能安心学习、写作、工作呢?一个没有足够积累的人,又怎么能在自己的事业上劈荆斩棘,一路高歌向前呢?
我常想: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捷报频传、佳绩连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使自己日臻完善,从默默无闻的一个无名小卒,一步步成长为备受大家尊重的名人、名角、智者;为什么有的人仅是昙花一现,再无音讯;为什么有的人会从一名受人尊重的人,一步步蜕变得令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就是在鲜花和掌声面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差异!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大相径庭。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如果一旦我们某一天面临的天天是排山倒海般的鲜花与掌声,我们恐怕也吃不消。不信,你看:刘翔经过无数艰辛的努力取得奥运会冠军后经常要面对媒体的围追堵截,抱怨太累;好男儿蒲巴甲出名后一直诉苦说太累,吃不消。这种鲜花与掌声本身带来的苦恼也是旁人所无法体会到的。由此看来,鲜花与掌声没有是不行的,但太多了也是万万不行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但是鲜花是香的、亮的,可又有谁能抵挡得住它的诱惑呢?赞美如醇酿,可谁在享受它们的时候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呢?当成功到来时,不自禁的欣喜是正常的,但若沉浸在成功的甜蜜中不能自拔,就会使人意志不坚定,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
鲜花与掌声之于生活,只不过犹如松之有风,月之有影罢了。平静地面对成功吧!莫让鲜花挡住你的视线,前方的风景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