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用生命诠释时代精神,用信念书写党员忠魂——追忆平武好干部杜格

用生命诠释时代精神,用信念书写党员忠魂——追忆平武好干部杜格

2016-05-13 09:33 作者:另一个 阅读量:113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朴素的衣裳,稀疏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略显疲惫的脸上却有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乡政务公开栏上贴着杜格绕的照片,写着:党委委员,做好林业工作,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事项。(4月18日新华网)

一个人之所以崇高,也许不是他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他做了千千万万件平凡的小事,我们的党员干部中就有很多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遍布全国各地,他们默默无闻的在为“中国梦”的实施而尽心尽力,无怨无悔。毋庸置疑,平武县白马藏乡党委委员杜格绕就是这样一位群众的好干部。今年3月31日,杜格绕因救火不幸触电身亡,因公殉职,用生命完成最后一次履职。

有信念,绝对忠诚是好干部的立身之本。“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对党忠诚体现在杜格绕一言一行之中:无论是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只要组织安排,他从不推诿;每月一次的高山巡林工作,尽管山高路险,无论严寒酷暑,他风雨无阻;因修建水库,阿瓦色组需整体搬迁至厄哩村,村民说他“吃里扒外”,他默默承受,挨家挨户做工作,移民安置工作最终顺利完成。杜格绕把对党的信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用行动践行理念,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刻牢记并恪守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追求。

有作为,朴实为民是好干部的处事之基。因为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杜格绕主动向组织提出请求,调回条件十分艰苦的白马藏族乡工作。而这一干,就是24年!作为驻村干部的杜格绕长期照顾瘫痪在床、家庭困难的小尼盖,时常带去米面油,主动为老人擦洗身子。为提高藏民收入,他率先在自家的土地里率先使用地膜法种植玉米,次年地膜种植玉米在白马藏族乡全乡推广,群众农业收入比以往多出2倍以上。杜格绕知民、爱民、为民,把个人价值追求与党和人民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心系百姓,得到了群众的支持,赢得了群众的拥护。

有品行,责任担当是好干部的成事之道。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7万多亩雪山林地,在杜格绕巡查下,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盗猎和森林火灾事件。发现火情的第一时间,他就主动请缨,第一个到达了着火点,面对熊熊山火现场,他以血肉之躯毫无惧色带头冲上去。2016年3月31日16时45分,杜格绕的人生定格在了那一刻。杜格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始终牢记责任,勇于担当,在救火抢险中没有退却,用生命捍卫了国家森林资源,兑现了他作为林业人许下的诺言,践行了一位基层干部务实奉献的优秀品质。

有纪律,铁面无私是好干部的做人之根。“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认识杜格绕的人都知道,杜格饶搞起工作来“讲原则,不留情面,甚至六亲不认”。表弟扒英想多砍木材拉出去卖,当副乡长的表哥杜格绕带着林业站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法规,没收了这批木头。侄女婿晓木违反计生政策,杜格绕苦口婆心地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态度坚决,两人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果断停止。为发展旅游产业,拆除村里违章建筑,他带头拆迁。踏实肯干,做事不讲价钱,很讲原则是杜格绕的真实写照,“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让杜格绕在任何风浪面前都屹立不倒。

杜格绕因公殉职的消息传出后,千余名群众自发前来吊唁。六百多名乡村们排成两百多米的长队站在厄哩山寨寨门口迎接英雄回家,在群众的眼中,这是一位艰苦朴素的能官,一位恪尽职守的德官,一位铁面无私的清官,一位心系百姓的好官。他用生命诠释了“有信念、有作为、有品行、有纪律”的真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格绕当之无愧是白马藏乡的好“白马”!

其他人在看啥

    《用生命诠释时代精神,用信念书写党员忠魂——追忆平武好干部杜格》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