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少让群众跑需更多主动服务精神

少让群众跑需更多主动服务精神

2016-05-16 18:51 作者:疏桐上蝉 阅读量:86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设立行政服务大厅的本意是好,但一定小心别成摆设。我们期待行政服务大厅,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别让公众“多跑白跑闹心跑”。(5月16日《人民日报》)

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建立“一站式”办公的政务服务窗口平台以畅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是许多地方和部门反复喊的口号、唱的高调。不能说这是对老百姓和上级的忽悠,毕竟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对中央加快简政放权,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回应。但最初的梦想,能有几成变为现实?一些地方响亮口号带给群众的不是惊喜,是惊吓。明确声称已经实现“三证合一”平台办公,但现场工作人员一句,“还有一些相关的收尾工作”,暂时“没有权限”办理,仍需要到各自的独立办事大厅处理,为什么最初“变群众跑为干部跑”的希望却在一些地方成了“变群众跑为群众跑更多”?

做好政务服务,不只需要效率,也需诚信。承诺不明如期兑现,就是对群众的欺骗,同时也有损政府的权威形象。既然没有能力如期兑现,就当及时坦诚布公、向社会公开实情,一方面获得公众的理解,消除质疑,另一方面也是对简政放权的有力监督。简政放权改革的目的,无非是简化行政审批事项经办流程,实现“大道至简”,不但有效提升行政效能,更能根本上释放市场红利,激发市场活力。但简政放化后,集中办公机制及平台的建立及正常运行的确需要一定时间来实现,而且原有工作模式的改变也意味着需要新的设备的投入和机制的建立,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那么在新的工作模式进入正常运行之前的“磨合期”,如何减少联运审批协调难度?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如何精准衔接相关工作?一些地方简政放权流于形式,说到底是缘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办事思路,让群众找上门来办事,让群众来回跑路,其实是方便了自己,麻烦了群众,缺少“主动服务”的精神。

少让群众跑需更多主动服务精神。需要警惕这样的逻辑:一些地方习惯让群众多跑路,因为群众有求于己。然而这样荒唐逻辑似乎忽略了,自己手中签字盖章的权力却并非真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将政务服务的主客体倒置。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和企业能更顺畅地享受到公共服务?其实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政务服务的思路,要真正“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群众跑为信息跑路”,少让群众跑,就需政府更加主动积极作为,树立主动服务的精神,千方百计优化政务服务的质量,提升效率,强化后台服务,减少群众办事的时间和手续,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政务服务的最高评价。(文/伍文胥)

其他人在看啥

    《少让群众跑需更多主动服务精神》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