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避免“奇葩证明”也是民生工程

避免“奇葩证明”也是民生工程

2016-05-17 08:01 作者:疏桐上蝉 阅读量:54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出台了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以避免“奇葩证明”,提升服务质量。(5月15日新华社)

近日人社部门出台关于推进简政放权的意见,引发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之所以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莫不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简政放权改革涉及的诸多内容中与民生利益最直接相关的部分之一。特别是人社部门牵涉到异地业务系统建设、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异地就医结算、异地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等异地业务的经办,而这些又与数以亿计的在外就业、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何确保群众的利益得到及时维护和保障?如何少让群众跑路?人社系统的简政放权同样亟待加速推进。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尽管近年来人社部门针对政务服务中的“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问题进行了大力整治,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中央简政放权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距,一些“奇葩证明”和“循环证明”仍不时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特别是不少地方一边喊着“一站式”平台已经建立,一边在实际操作中又没有能力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但没有让群众少跑路,反倒让群众跑路更多。随着近年来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统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异地就业、就医、待遇认证等政策的实施和平台的运行,之前需要群众往返多地办一个证明盖一个章的苦难大为减少。为了减少群众办事的麻烦,最大程度的便利群众,人社部门对办理公共服务事项所需证明材料和手续进行全面清理,凡没有法律法规或规章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予以取消。通过“互联网+政务”,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只须手持一张社会保障卡能便可实现跨区、跨业务办理个人社保事项。

避免“奇葩证明”也是民生工程。客观上讲,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手续和环节以避免“奇葩证明”表面上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但里子上是从便利群众的角度出发,毕竟改革的直接效应不只是政府行政效能的提升,更在于群众得到态度更好效率更高质量更优的政务服务,实现了变“群众跑路”为“干部跑路”、“信息跑路”,也节省了群众、企业的办事成本,有效的释放了市场活力,使得企业能将更多资源用于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带来的直观效应就是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切实增加,何尝不是伟大的民生工程?(文/伍文胥)

其他人在看啥

    《避免“奇葩证明”也是民生工程》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