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 >波罗的海湾的铃兰

波罗的海湾的铃兰

2016-06-13 14:23 作者:乔安 阅读量:3089 推荐3次 | 我要投稿

一个多星期, 感觉走了一个世纪! 从二十一世纪的西方世界, 踏过在灯红酒绿中挣扎挺立着的俄罗斯,愣是走回了十三世纪的波罗地海岸。耳中还回荡着红场那雄彻云霄的歌声和莫斯科地铁宫殿的喧嚣,心中被儿时的理想幻行的激动还未平静,而眼前,一片望不到边的郁郁青青中, 无人,无声,只有树丛中隐约而见的残垣断瓦。 深吸一口气,那满山遍野的绿啊,满心满肺的清香。 整个人真的不知何去何从。 神秘的苏俄, 在强劲的西风中变形,就连顽强的莫斯科,也已悄悄的, 无可奈何的繁华起来了。而不足千里之外, 却有如此一片天地,古树,古堡,古墓,静静沉睡在中世纪的残梦中。

他从林中轻踱而出,微微的笑着,手中一束紫红色的铃兰,“好别致!”我惊呼。“对呀, 林子里也只有古堡下才有“。 分了一支插在我的背包上, 挥手将花束迎向朝阳,金色阳光透过花瓣,竟似玲珑剔透的琥珀!琥珀,是波罗地海的特产! 他颇为得意的笑了,笑的好真。

自从机场见到他,就是西装革履,气定神宁。繁忙紊乱中那稳稳铎铎的身手, 怎么看也不像那么年轻,如今一身闲装,敞步花草中,笑语轻谈,灰蓝色的双眸闪着光,才真显出了一身的青春。淡蓝色的运动装,在青青蓝蓝的天空下,郁郁葱葱的林野中,总有些似幻似真的感觉。步兵出身的他,闯荡商场这些许年,还有这般稚气的时候,真真难得。就像他的家乡一样吧,清爽高贵的波罗地古城,曾是海湾部落的贸易中心,当日被维京人战船战火惊醒,然后,日尔曼,普鲁士,法西斯,俄罗斯的铁骑铁甲,枪林炮阵,天使与魔鬼烽火厮杀了八百余年。火光已染红了欧亚的天。 而如今, 此地,竟像毫无沾染其硝烟血雨。 天单纯地蓝着,春单纯地烂漫着。人单纯地笑着,心单纯地开放着。

被他督着拉着,挣扎登上了古堡的最高层。古城的云海山峦, 尽收眼底。初春爽冷的风,吹来了云端雾里大教堂的钟声,幽幽的,长长的,好象含这近千年的风霜。好象在替他说,这里的人,都不简单。

曾经问过他当兵时的事。 他总说只是走走形式。 然而在红场不灭之火前,他那让人却步缄声的凝神庄重,列宁墓外,他难以掩饰的心胸起伏,都让人觉得他与这里有不一般的联系。克里姆林宮外桥上骤起骚动时,他的敏捷果断又如此令人敬叹。所有人全身而退,松口气后,看到他轻抚撕裂的肩袖,才发现他手上的擦伤。“走走形式”吗?我轻叹,不过看得出,他不想说。好像提起儿时,提起他基督教的长辈,提起远走土耳其求学的事,他都会陷入让我有些害怕的沉默。 这样年轻的一个男孩子,曾经历过一些什么事呀, 能让他心中,装满了那么多不能说的故事。而如此满满当当的心, 还能让他在阳光下, 笑得那么开心。 真的是这家乡给了他力量, 还是他原本, 就是那么杰出啊!

到底是被空调惯坏了的都市人,站在那苔痕斑驳的观望台上,禁不住打冷颤。 他走到身边,带着那铃兰的清香,青春的豪放,挡住了风,还是微笑着,问我在想什么。

想什么?有一肚子的话想问你,想听你将你的家乡,你的家人,你的故事。想知道为什么你那么年轻便拿起了枪,疾风劲雨时又只身南下冲进了地中海,好好的学生又放下了笔,拿起了公文包,才回到了家乡?当时的苏俄你到底记得多少? 你分明向往的莫斯科之行,到你给了你悲,还是喜?可所有这些,我知道我都不能问。因为我不想看到你再次沉默。我只想看你笑,只想同你一起,享受这时光的宁静。我送了耸肩,告诉他我在想象当年满身盔甲的城护在这里站岗的心情。这傻里傻气的回答引得他一阵大笑,真希望风可转向,吹回到那雾里云中,让历史聆听今日的豪情!

回程的机场,他送了我一株小盆景,简单的青石上,一棵镶满了琥珀的小树。我怎么觉着,有股子铃兰的清香咧?

其他人在看啥

    《波罗的海湾的铃兰》的评论 (共 3 条)

    • 乔安:写的不错,推荐阅读!
    • 乔安:写的不错,推荐阅读!
    • 乔安:写的不错,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