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 >凌凌:打好“脱贫攻坚”最后一战,让贫困不再

凌凌:打好“脱贫攻坚”最后一战,让贫困不再

2016-07-27 16:19 作者:闲适 阅读量:228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7月20日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发出总攻令:“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这场脱贫之战,承载着人民之福、凝结着民族之梦、汇聚了全球目光。(7月26日,《新华网》)

脱贫攻坚一直是这几年的高频词汇,早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省阜平县时就再三的强调扶贫工作重中之重,现如今从扶贫到脱贫,层层递进,每进一分,难度增加十分,但从未停止脚步,越是难啃的骨头,越是下定决心,排除万难,随时做好与贫困“背水一战”。

打脱贫之战,必须吹响“无贫困”的号角。贫困地区一直是我国发展的软肋,我国贫富差距大,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地区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2020年的全面小康的目标,贫困地区的脱贫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次“战斗”的目的是无贫困,只要1人未脱贫,就未能完成任务,无贫困是100%,必须是每一个战士心中的号角,在“冲锋陷阵”中不断前进。

打脱贫之战,必须布局“无贫困”的作战方针。纵观历史之战,每一次胜利的战役,都有着详细全面的作战布局与计划,才能稳扎稳打,保证胜利,脱贫之战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之战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可见“精准”是作战计划的核心,如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所以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面详细的布局,是保证战役胜利的关键。

打脱贫之战,必须要有“无贫困”的反思与计划。战争胜利了,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只有“匹夫之勇”,而“无雄韬伟略”,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脱贫不在于眼前,而在于长久,在新的起点上,要迎难而上,对不同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深入反思,有对应的长远计划,防止因其它因素脱贫返贫。不返贫是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也是检验是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试金石。

打好“脱贫攻坚”最后一战,让贫困不再。现在命令下达、信念坚定、战略清晰、措施明确、计划深刻,相信千军万马众志成城,最后胜利志在必得。(文/凌凌)

其他人在看啥

    《凌凌:打好“脱贫攻坚”最后一战,让贫困不再》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