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资格证的日子
2002年春,是我在一个不景气的药厂工作的第九个年头,在那种沉闷的环境中,我们整天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当感觉所有的青春时光都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一则消息引起了我们的兴奋,那就是我们的上司去年报考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一举通过了,消息传来,除了对他表示真心的祝福和羡慕外,我们想的更多的是自己渺茫的前途和未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几个人一合计,也报名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证考试,并立下军令状,只许成功,不能失败,颇有壮士扼腕的气概。
5月份开始报名,我们五人中三个学化工,一个学机电,一个学临床,也算符合相关专业的要求吧,名报的比较顺利。接着就是书的问题了,当时我们所在地书店因报考这类专业考试的人员较少,并无现成的学习书籍。我们就先借来上司的书,一人一本,并向他讨教学习秘笈,其曰:“先攻药化(药物化学)”。只有一本药化书,莫非要我们也把它五等分了,好在有一同事老公帮忙,把那本厚达二百多页的药化书用A4纸给我们复印了两本,书的问题总算缓解了,接下来就开始攻读了。开始真难啊!看不懂,每看一页都很艰难,以前学的化工知识在这儿一点也用不着,幸亏我们化验室有很多专业工具书,我们就先恶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从最基本的烃、醇、酚、醚、醛、酮开始,着重补习了有机化学的各种杂环结构,因为所有药物基本都是由各种有机杂环辅以不同的功能团组成的,补完基础知识,已经到了六月,我和同事开始攻读药化,后来我们相继邮购了书籍、大岗、试题,边学先看,进展缓慢,慢慢的渐入佳境,一本二百多页的专业书用了一个半月啃完,用单元试题自测,几乎全对,信心大增,热情高涨,感觉时间不够用。
七月中旬,市内办执业药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班,同事相劝,去参加培训吧,要不过不了关,是啊,十月中旬就要考试了,还有药分(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法律法规、综合知识都没开始看呢,我已经计划好了,一个月攻药理学,一个月攻药分和药剂学,其余空闲时间看法律法规和综合知识,若去参加培训,刚列好的计划又要重来,仔细想了想,还是不去了,同事说:你要过不了可别怨我们啊,她们都去了,我向单位请了假,专门学习。老公学校也放了假,专门在家看两岁多的儿子并负责后勤工作,我每天爬在老公学校的乒乓球案子上看书,不成想看似简单的药理学成了我学习中的最大拦路虎,全是专业术语,以前没接触过,看不懂,记不住,脑子一片空白,而头顶枝头的知了却在聒噪地“知了、知了”地叫着,仿佛也在嘲笑我的无知,我采用了最笨的办法,看不懂的就多看几遍,多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就打电话问学临床的同事。为此还闹过一个笑话,书上讲到安眠药时有一个术语叫“快动眼睡眠状态”,我就结合字面意思理解,快动眼快动眼肯定就是刚睡时的状态,因为没睡踏实,眼睛还一动一动的,后来一问专家,他们都笑我,才知刚好理解反了。一个月下来,药理学总算被我拿下。
接下来老公开学了,儿子被我送进了幼儿园,每天除了接送孩子、做饭的时间,真正用在学习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我从没感觉时间这么紧过,每天几乎在和时间赛跑,如饥似渴,这样又过了一个月,药分和药剂学基本没问题了。
国庆节到了,我把儿子带到父母家,因为事前我知道母亲在邻村租了地,种了玉米,因离家较远,老有嘴馋者去偷,母亲天天去看玉米,我就和母亲说好,她帮我带孩子,我帮她看玉米,坐在地头看书,母亲答应了,每天我就带着书本,坐在玉米地头,伴着清风与稻香,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地又复习了一遍。
中旬,到省城考试,一切顺利,考完感觉良好,自信一定能过。
两个月后,结果出来,五过三,狂欢,从未有过的高兴。
那段时光,是我在参加工作后过的的最充实的一段日子,通过那次考试,我明白了,当激情和自信遭遇空虚、无聊甚至困难时,我们一定不要忘了给自己说一句:“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