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哲理》
当今社会,人们不断地尝试着改变自己,从最初的才气内敛,进而发展为锋芒毕露,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融入社会群体中。随着竞争的不断激化,人类也在不断地进化着。
快餐式文化滋生,人们也渐渐地习惯了追随大众的脚步,只要是名家的话,100%原搬照做;只要是正版书上写的,说什么都会去相信;更有甚者甘愿随波逐流,无论对或错,无论自己会不会得到利益,都像是跟在阿甘身后的傻子们一样,毫无目的地乱跑着。
难道名家们说的都对吗?也许吧……
难道书上写的都靠谱吗?也许吧……
但是我们不愿相信自己,我们错了!
就拿名人所说的话来举个例子,“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想说的是“成功是失败之母”,如果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太过巨大,难免乐极生悲。人本身就是贪婪的,人的理智和他所面临的诱惑往往成反比例,我们所听到的因为中了几千万彩票而激动到爆血管的人似乎也不少呢!
我今天为什么敢于颠覆名人所说的话,就是因为我明白语言的片面性。没有一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往往一句话只适用于一种情况。
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睿智的头脑去思考思考。其实每一个专家都是善于生活的人,从微小的事情中看到了哲理,再适当地美化成大众能够接受的,出售。
在这里,我想提出一种做人的方式:中庸。这两个字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它们的意思是棱角内敛,外表无害无杀伤力,厚积薄发,最终能够发出致命一击。
这二字为什么用在这里,是因为中庸的人想事情往往都是全方位的,他不会倾倒于任何一种理论,他坚持大家的想法,又背弃大家的想法,这种人是最有深度的。
这就好比迎客松一般,好久之前,它如粉尘般的种,飘飘然地落在了一小片贫瘠的沙土上,它顽强的生命力促使它从这贫瘠的沙土中榨取精华,充实自己干渴的内心。
它一个人悄悄地生长,暗地里较劲,将自己的嫩芽奋力地舒展进蓝天,将自己的根须狠狠地插进峭壁,它一直将自己想象成一株草,唯一不同的是,它没有其他草那样舒坦的生命,它不得不挨饿,不得不饥渴,所以不得不奋斗,所以它成长地更加快速。
它要学会精打细算,将根须计算好深入到养料丰富的地方去;它不得不忍受寂寞,毕竟峭壁之上的恶劣环境没人喜爱。
它学会了什么叫坚持,直到今天,它成长为黄山的旗帜,并历练出了自己的境界:中庸。
境界往往不能够瞬间生成,中庸又是境界高远了些,但我相信,年龄不大的我能够知道些皮毛,我很知足,换做是大家,应该也会试着去探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