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日记 >尘封在流年里的爱

尘封在流年里的爱

2011-11-16 23:49 作者:selena 阅读量:1896 推荐8次 | 我要投稿

也许人老了,对许多人事都变得宽松起来,年轻时候坚决不能接受的事情,最后,也都有了另一种看法...........

也许我们的人生不能倒带,流失的光阴无法挽回,曾经灿烂夺目的青春也在时间的齿轮下碾得零碎.可是我会相信, 不!应该说是坚信,这世上有一种爱是永恒的,只要你低一下头就能看到,抬一下手就能触摸,因为那颗说过爱我到死的心还在跳动,不曾停止过一秒 ......

电话里:----他:“是我,我仅仅想听听你的声音”,她:“是我,你好”,他:“和过去一样,我爱你,我根本不能不爱你,我爱你将一直到我死”.........

......活着!看着的,想着的,做着的,人每天都穿梭在时间、空间的跨越交替上,如果说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条直线的话,在线上一任何一个点为中心转动,那么与之世上另一个人相交的机率会很低 (因为这条直线不是射线,能有一个固定的点,跨越吧相交的机率提高一点。然而人这条直线没有,生之赤裸,死之亦然,如果真能找到一个可以固定其的点,我想那么应该是死,因为从生之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这条无法停止而穿行于宇宙的线,无法止住 直到有一天着生的能量耗尽了。如同一颗也曾沿行轨道旋转的行星一样,终有一天陨落化为尘埃,被时间覆盖、淹没、遗忘,不曾有过一般的逝去,退出知道他们知道它曾存在的时刻......有一天的一天他没即使知道也会逝去,从此遗弃于宇宙的尘埃中,无人问津。)

然而于芸芸众生,沧海一粟中找到这条线,并与之相交,但生命的航程不会停止运动,它得向前发展着、流动着、难以预测很不可预知的因素的发生且委施于己身。当然,得接受!这是必然的!不可逃避的,生命运动的规律,想,反抗无效,就权当是上帝的恩赐吧!所以,曾经,两条相交后产生的点,以为可以一生相守,是没有多大安全感的。他们也有失之交臂之时,似两集相并,得一空集, 但曾相交的点,曾合并的集,是曾有过,重叠过的美好,不是吗?是值得永远刻骨铭心的,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记住或遗忘,直到生命终结,才能停止的曾经美好!

这是一个我看到的故事,震撼了我,他们的爱情很纯洁,一种白色的单纯,没有其它多余的颜色,从开始到结束属于他们的那一份爱的炽热,到陨灭都是值得一生珍藏的美好............

他们的相遇、相识、相知,直到最后的分离没有谁能说的清、道的明,(这一切该怨谁 怎么怨 无可奈何 )但知道这故事的人都知道一点,他们是两个依赖对方爱存在而最终没有能选择在一起的人,彼此刻骨影响一生的人!

他和她在异国他乡相识、相离,在一个四季炎热只有夏季的纬度带,空气弥漫着浮躁的气息,由于空气的躁动,道路两旁树的绿荫似乎都已形同虚设改变不了意思空气的湿度质量,以至人内心的不安分的细胞跳跃着,他们是一段一开始就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但爱是爱了、努力了、也离了、也许多年后想起那个在轮渡时走进她视线的中国男人,他会想起那个戴着一个男士呢帽的白人女孩,他和她都在彼此的生命里刻下了永恒的标签,直至死........

他,父亲是中国移民,有钱的富商。而他呢,则是一个天生性格柔弱,惧于父亲权威却喜好风流的男人,因为风流能发泄他的忧郁,他的渴望而不可求,他爱她,爱的颤抖!发自肺腑的呼唤!他爱她!爱得不知如何表达,只想一昧的占有,她的身体乃至整颗心,感受她的存在而幸福,重复着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对她的爱..........

在初识的堤岸,初次见面,彼此映入彼此的眼帘,他走进她,颤抖着走进她 。或许因为种族的差异,他不是白人,必须克服这种差异,或许他惊于她的美,进入他的视线,震动他的心灵,使之颤抖也说不定。总之,他主动走进她,请她抽烟,压抑着和她说话。而于她,早就注意到这个男子,她相信走进是美丽的,具有一个美丽女人所具备的,让男人一见倾心的特质的吸引力 ,笃定这个男人会靠近她,这一切发展得预料之中且顺理成章一般。他邀请她搭他的车,她同意了,上了他的车,这于上于下的过程,开启了之后彼此加深相知的机会。

她,一个贫穷的生活在殖民地上的女孩,生活窘迫,家道清贫,父亲逝去,两个哥哥一无所事,不求上进,整个家庭开销仅靠母亲微薄的工资难以维生,偶尔还得不排除饥饿的威胁。这一切,她看在眼里,却什么也没说,如果说有什么能改善她生活的,那么就是金钱!金钱能让她摆脱贫困,不用再穿母亲过了时的该做的衣服,不用再住天湿漏雨的房屋,母亲可以少累一点,然而这一切不论是虚荣的妄想还是客观的现实存在,唯金钱可以满足这小小的渴望。

也许在初见,她就知道这个中国男人会靠近她,而且和他之间不会简单于仅仅一面之会............

还记得,那年的她15岁左右吧,而这个大她12、3岁的中国男人就这样在上帝的安排下走进了她的时间、空间。开始了一段索取与被索取,需要与被需要,以爱为媒介的爱情.........

爱一个人也许没错,只是表达的方式错了罢了,然而当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付出之时,爱就又会变得很简单。她能够给他肉体精神上的安抚,因为她是那样独特,与众不同,孤傲倔强、坚强、美丽,让他一见倾心,疯狂迷恋不舍,他能够给她生活所需的物质“虚荣”...(试想,环境的优劣,都能生存活人,而她一个15花季的女孩,正值梦幻与追求、好奇,花一般的佳期,但在现实所处的环境不得不容她客观的评定自己的地位及能力,而他则能满足她在这方面的需要。)...以至精神的安全感,他可以且完全具备这方面的基础,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彼此都是能适应且能走进彼此落陌孤独心灵的失意人,同类走到了一起,当然能懂得彼此内心的渴求期盼,从依从到习惯于彼此,他习惯于有她爱她的日子,她习惯于有他宠着体贴的关怀..........

在那城内南部市区的一个单间房间里,那地方是现代化的室内陈设可说是速成式的,家具都是现代式样。她有些茫然,心情如何也不怎么明确,既没有什么憎恶,也没有什么反感,心里微微感到害怕,又自知现在的这情形似乎又是一种必然,因为欲念这时无疑已经存在,知道这一刻迟早会来。在第一次见面就该预料到的,也知道这是自己该付出的爱,所以,对于今晚的邀请,她是没有回避也没有拒绝的,只因那隐隐显现的那爱的冲动的火苗已无声无息的燃烧着,或许,仅这一刻,这一秒,她感到有诱骗的感觉。他感到有被利用的沮丧,可这仅仅一瞬,已被那燃烧的欲望止住,彼此似清醒着,她知道他爱她,这是他表达过而毋庸置疑的了,她也知道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且自己向来抗争也改变不了命运捉弄的玩笑,也习惯了。她大胆说出让他就像对待其他女人那样做的方式对待自己,他惊呆了。而这一切思绪都是短暂的一掠而过,接之更替的是那灵魂的对话,原欲的奔放,如同一朵绽放的玫瑰般撩人。那一刻,真爱存在,彼此融为一体,不分你我,一起天堂地狱,很单纯的简单,很简单的单纯,语言都显得多余而苍白........

关于这份爱,这份爱的习惯,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知道有一天离别时刻的到来,不得不面对残忍的现实而离开,即使内心充满了矛盾,充满了不舍,都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命令而离开,相弃永别,直到......

曾经,她想,我以为在爱,但我从来也不曾爱过,我什么也没有做,不过是站在那紧闭的门前等待罢了.......”也许这一直是她的内心独白,因为于他,她是知道的,不管是种族差异,还是阶层、地位、观念,他始终不属于她乃至拥有,有的只是暂时.......他不擅于表达他的感情,只好采取模仿的办法,她知道要他违抗父命而爱她、娶她、把他带走,他没有这个力量,他找不到战胜恐惧去取得爱的力量,因此他总是哭,他的英雄气概,那就是他,(在她面前独到、温柔、自然的一面。)他的奴性,就是他父亲的金钱,而这些于她,她从一开始就是知道的了,心里有数。

当轮船发出第一声告别的汽笛鸣声,人们把跳板撤去,拖轮开始把她从陆地拖开去,离岸远了。这时,她哭了,虽哭却没有眼泪,因为她知道他是中国人,不该也不必为她这种情人流泪哭泣的。她的手臂支在舷墙上,和第一次的渡船上一样,她知道,他在看她,她也在看他,她知道是再也看不到他了,当她看着那辆黑色汽车急速驶去,最后汽车也看不见了,港口消失了,接着陆地也消失了,她知道彻底分离的时刻到来了,她必须回到巴黎,而他也许将就待在原地,留下来,(因为这里很大一片地区的经济动脉由他父亲掌控着,不必像她一样没有选择留下或离开的自由。)或许回到中国,终有一天拥有一份中国人应有的中国婚姻家庭生活,这在当时她没有想到,可故事后来的确是如此发展的。他没能挣脱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束缚(也曾想放弃一切道德理念,努力过,要和她在一起,今生只爱她一人,可父亲说了,这是他死也不会同意的事,因惧于权威的压迫,再次败给了自己的奴性。)娶了一位从不曾谋面的中国姑娘,在矛盾的痛苦中,他无法自持改变,忘不了她的影子。于是,唯有将她的影子嵌入这一女子的身躯,从而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尽管这一切都有违他们的本意,但却没有谁可以改变这荒谬的现实,时光流逝的步伐,很多事发生了就发生了,很多人错过了就错过了,这都已成为已经发生的事实,即过去完成时,而这一切是现实的残酷造就了懦弱的悲哀,还是懦弱的悲哀给现实的残酷创造了机会,致使分离的结局,难以一言平之。

当离去的船航行在大洋上时,后来的她再次哭了,因为时间、空间、距离她那堤岸情人是越来越远了,不可追回,她,一时之间无法判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过他............

这份离别定局于永远,今生将永远难以再见了。

回想曾经共处的点点滴滴,一起时的约会,单纯、赤裸,彼此的依恋、融洽,每次独处灵魂的冲击,身体语言的交流,相拥而泣的柔情,灵魂与上帝的对话,这份爱得迷茫却热烈,深沉而晦暗,单薄而脆弱的爱情,让人深思、感动,落泪。

许多年后的一天,彼此已人到暮年,不曾预料的一个电话,再次拉近了彼此时间、空间的距离。记忆的倒带,如当初一般,这一声轻声的问候胜诉千言万语,足以见证表达了那份思念永恒的的爱的存在。

我想世间最幸福且值得幸庆的事儿,是有一天,和相爱的人分开了,当有一天,不知(无法预料)是何年/月/日/时再见、再知、再感受彼此的存在,知道他(她)还活着,他(她)的那颗心还在跳动着,是多么的美好!

其他人在看啥

    《尘封在流年里的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