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鬼
在广东“走鬼”这词并不陌生,别的地方不知道有没这说法。所谓“走鬼”其实就是摆地摊。走鬼是摆地摊者与城管之间的猫捉老鼠游戏。
记得小时候只有在香港电视剧里才能看到“走鬼”。那场面记忆犹新,两个穿着浅色制服的执法者,一手护着帽子一手拿着电棒,一边吹着哨子,一边追着那些“走鬼”,前方一遍混乱,那些“走鬼”到处乱穿,大喊着“走鬼啊”,货物掉得满地都是。那时虽然不知道什么是走鬼,但觉得很好玩很刺激。现在我们在电视上老听到,为什么广州的“走鬼”屡治不愈之类的新闻,或城管和“走鬼”发生冲突等等。从而引发了我对“走鬼”的思考。
“走鬼”一词是不是从香港传过来的,无从考究。但可以确定的是“走鬼”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是社会贫富分化的征兆。
远古时,男耕女织,只求丰衣足食,何来“走鬼”。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的进步促进了人们对各种副产品的需求和对现代高K品质生活的追求。当辽阔的田野给不了人们满足,当钱发挥了它的本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从而激发了人们对钱(或者说利润)的热烈追求,成造了普遍的弃农经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各种家电,时尚装扮玩意纷纷进入平常百姓家,这就足以说明我们的经济已经发展。良田被商用,盖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 有谁想起了荒置的良田和被征用的良田曾是那么的绿油油,黄金金呢。那种全村人丰收的喜悦与快乐,邻里乐融融的情况不再重现。大家在比拼着谁家楼盖得高,谁家钱赚得多,门户紧闭,邻里之间透着冷漠,有些根本互不认识。
有了比拼,就得使出混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经商,多高尚的字眼啊。为什么就有了“走鬼”的说法呢。如果他们有宽敞的店面,还会去做“走鬼”日晒雨淋吗?回答当然是不可能去做。可是几千到几万的店租,还要加上几万到十几万的转让费。这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吗?店面成了有钱人的玩意,“走鬼”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