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时事评论 >向黑社会典范致敬

向黑社会典范致敬

2013-01-30 11:20 作者:陈银乔 阅读量:184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有个小弟,跟我一个姓(纯属巧合),号称自己在沈阳铁西区建设大路有一号,告诉我在建设大路附近有人喊“曲哥”的时候那是喊他,我不要应声。我这个弟弟也干出了不少类似于“黑社会”的惊天动地的大事,酒后打的士司机是常事,甚至还有一次动手向“110”致敬;吃饭完算错帐,多算了我五六块钱,他告诉我他摆平,到吧台给我“取”回了50块钱,走时候说啥要拎走人家两瓶啤酒;喝完酒走路不小心碰到了别人女朋友一下,别人看了他一眼,他就要跟别人决斗……

如今,我这个弟弟从良了,我问他“不混黑社会了?”他说“哥,我不系小孩子了”。

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让填志愿,一位男同学赫然写道“黑社会老大”……

上高中的时候,晚上不睡觉瞎胡闹,被教导主任叫到走廊训话:“你们是学生,应该懂规矩……你知道黑道吗?他们的纪律更加严明。”

在我平庸无助的时候,跟一位大哥说“我想去外地”,他问“干啥呀”,我说“运点海洛因”,他说“你要是有那两下早JB好了!”

综上所述,其实黑社会不是你我想象那样惨无人道、不讲道理的,当然,我不建议大家加入进去,何况我们没有那两下子。但是黑社会的精髓,是我们在发展大路上应该去汲取一些的。在这里,让我们向一位来自美国的黑社会大哥致敬,他的名字叫麦可·法兰杰斯。

和人们在电影和电视剧里了解的黑道大哥有所不同,麦可·法兰杰斯是黑道大哥中的杰出青年。在1986年10月的《财富》杂志封面故事“50大黑手党大哥”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位。当时他手下的产业,每周能赚600万美元——800万美元,涉及行业包括物流、娱乐和运动项目。他也因此成为马丁·斯科塞斯的著名黑帮电影《盗亦有道》中某个角色的原型。

不过,麦可·法兰杰斯本人的经历更为戏剧化。在混迹黑道30年,锒铛入狱10年之后,他神奇地逃过追杀,后来又成功转型成为演说家和企业管理顾问。套用一个流行的分类法,这绝对是一位黑帮大哥里的“文艺青年”。不过,这位“文艺青年”黑道大哥精于数字、账务以及借贷,这使得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其控制的独立加油站网络每售出1加仑汽油,就会让政府损失35美分的税款。这也成为他入狱的理由,尽管是在他成功摆脱联邦政府4次指控之后,罪名才得以成立。

没有死于非命的他拥有自己的作品,分享他的经验,包括“周密计划,一切行为以计划为中心”、“不要在穿着睡衣时(毫无准备时)被宰掉”、“直截了当,让事情保持简单”、“有自己的团队”、“有总顾问”等。

作为“老大”,麦可·法兰杰斯会经常处理手下和其他帮派的冲突,有时候对方愿意接受的条件很少,目的只是要他手下的性命。但是麦可·法兰杰斯认定“战术上的撤退比对抗来得好”,盛怒之下一无所获拂袖而去的代价不仅是对自己生意带来的冲击,还可能有鲜活的生命。回到平常生意场上,尽管我们通常不需要拿身家性命当赌注,但知道什么时候该沉默不语也绝不是坏事儿。只要办得到,尽量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对待难缠的客户,这也绝对能成为行走商场的常识。

而对于美国企业界,麦可·法兰杰斯的建议更有戏谑味道:用黑道之间的“坐一坐”取代“商业会议”,抽掉其中的暴力以及严重心理折磨的部分,或许会大大提高后者的生产力。“坐一坐”不是一起品红酒大啖美食,而是气氛紧张的“鸿门宴”,参与者需要做好功课、了解对方的个性、自己的立场、设计好万全的策略、放低自我、保持冷静才能搞定讨价还价的过程。比较之下,一些重要却管理不善的公司会议,其中各色人等提出各式各样的只为让自己“看起来比较重要”的意见,相信这种黑帮的“坐一坐”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些启示。

麦可·法兰杰斯向那些喜欢开会开到云里雾里的人士分享了一些“坐一坐”的技巧,比如在黑道里能够活得更久一点儿的人是知道如何让自己闭嘴的人。在“坐一坐”中,让别人开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因为说得多的人,很可能会暴露出自己的弱点,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在商场上,这项策略可以帮助人们判断某个细节的重要性。

说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到保持冷静、适时“闭嘴”的重要性,你看看,是选择让你的嘴痛快,还是选择要你的命!谢谢你,美国黑哥,向你致敬!

其他人在看啥

    《向黑社会典范致敬》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