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友情散文 >石山中学初三五班人和事纪实【之七】----记同窗好友张恩惠

石山中学初三五班人和事纪实【之七】----记同窗好友张恩惠

2013-01-30 11:21 作者:火山归来 阅读量:211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石山中学初三五班的人和事记实录

时间碾转,岁月流逝。转眼间我们走出校门44个年头了,突然感觉到有些久远-----。一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始终在自己的头脑里回放,闭上双眼常常回到学生时代的梦乡。如今偶尔昔日同学的短聚或简单的几句短信信息都会勾起美好的回忆。最近本人在闲暇之余,凭照自己的记忆和以后的耳闻目睹,撰写了这篇系列记录文章。内容完全采用真人真事,谨献给我的昔日同窗好友,。不当之处,敬请知情者指正。顺致崇高的敬意。

石山中学初三五班人和事纪实【之七】

----记同窗好友张恩惠

张恩惠来自石山小学,入中学后大家就发现他是一个顾家的孩子。怎说那,他们家一共有姊妹七人,他排行老二。只靠他父亲一人在生产队挣工分养家糊口,家境是十分困难的。据他讲,孩子们穿的衣服是小的捡大的,破了不知缝补都少次。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一点都不错。他从小就知道疼爱父母,关爱家庭。帮助家里干另活好象他的本份一样的。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可以外出玩耍,他好像没有那个待遇。放下书包,不是帮家打猪草,就是进菜园,帮助父亲伺弄菜。中午同学们在校刚吃完午饭,他就急忙往家里跑,用轱辘从井里打水浇菜,,个头还没有井把高,但他截然不顾。他生活简朴,办事节点,学习用的本本几乎全是两面来用,就是文革期间也很少和同学们外出走走,留在家里帮助父亲干农活。

尽管如此,他的学生时代还是充满乐趣的,虽然早,中。晚饭后得往家跑,但一下了晚自习他就有空间了,他特爱打鸟,玩弹弓技术可好了,不说百发百中也差不离。每当下晚自习铃声一响,就会会上一两位好友,急急忙忙向学校的树丛里跑去,让他们给打手电,见到小白点,弹弓一松,一只麻雀就应声而落,可说得上是百发百中。他的文娱细胞满多的,曾是学校仪仗队的大铜鼓手,每当有活动受检阅时,总是统领风骚的。文革期间一有敬请红宝书,庆祝最新,最高指示发表时,都要扭上东北大秧歌,那时你根本不敢吹‘句句双’和‘送情郎’的老调,得吹‘北京有个金太阳’,‘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红歌调。一些老打鼓手跟不上拍节,他就派上场了,是阵阵少不了。他笛子吹的也很代派,课余时间和二胡手合乐,什麽‘南泥湾’,‘绣金匾’还真是有板有眼,韵味十足的。

毕业后,由于家庭没有背景加上又是农业户,只好回家务农。一个偶然的机会;三线工程在农村招农工,他报名参加了。在工地由于自己心实肯干,工程结束后,就被招工进城了。后经过自己几番的刻苦努力,最后登上了县矿山公司经理的宝座。可说得上风光一时。走到哪个矿业单位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款待。但他头脑清醒,作风正派,始终牢记清正廉洁的宗旨。不贪,不占,不受贿,不给不正之风开绿灯。人称‘张老厥’。然而好景不长,体制改革后,矿业公司解散,全员全部下岗。他也不例外,企业黄摊了,生活无出路,当时还正在供女儿上大学,为了生存,他能放下架子,摆地摊卖过秧苗,卖过草莓杂果。从领导阶层一下子成了一个地摊叫卖者,也真是不好受啊。好在,在他迷茫之时,一些昔日的好友伸出了友谊之手,鼓励他第二次创业。他又办起了一个废旧物资回收站,经过几年的打拼,有了一定成绩,也积攒了一些积蓄,前几年国际市场金融危机,废品价格大大下跌,他抗不住了,企业又倒闭了。好在用积攒的钱在凌海买了一座楼房,把劳累一生的父母二老接到市里,使他们平安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站。如今女儿早已大学毕业,女儿,女婿全是人民教师,小外孙也是天资机灵,活泼可爱。在亲友,朋友为他庆66岁的寿宴上,他掏心窝子讲出了;‘感谢大家,感谢好友,我是知恩图报的人,祝好人一生平安。’。石山中学初三五班人和事纪实【之七】----记同窗好友张恩惠

其他人在看啥

    《石山中学初三五班人和事纪实【之七】----记同窗好友张恩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