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友情散文 >写给 “三国”先生

写给 “三国”先生

2013-01-30 11:24 作者:rifuihc 阅读量:155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老同学,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因为你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时代“侃三国”。

前几天确实比较忙,没有时间和你细聊,总觉得当时言犹未尽,今天想把心里的一些话说出来,和你叙叙旧。

你是咱们同学中的佼佼者,是大家的骄傲。前几年咱们高中同学在一起聚会,男同学提的最多的就是你和另外几个事业出色的同学,他们的言语中不乏敬佩、羡慕,他们以你为荣。每次提到你,我的脑海里就会闪现出那个经常在课间绘声绘色、大谈特谈三国人物和故事的俊朗的黑脸大个子形象。你那抑扬顿挫的语言是那么的生动,不仅吸引了一群男生在你的周围边听边起哄,其实也吸引了不少女生,在静静的、偷偷地聆听。呵呵,现在告诉你,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什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关云长千里走单骑以及他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故事,都是第一次从你那儿装作不经意听来的。因为那时候的文化宣传、文学作品都很少,即使有也大部分是“红色作品”的演绎和翻版,所以有深蕴的古典文学作品成为当时文学青年的最爱。那时的人们对文学作品有种饥渴感,街头巷尾飘荡的都是刘兰芳的评书,路遥的一部《人生》悄悄绽开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扉呀!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你无疑就是咱们班里的“刘兰芳”,可想而知被你的“评书”倾倒的男女同学有多少。现在想想,你那时候对三国研究的那么透,都倒背如流了吧?简直把一本三国装到了脑袋里,能达到这种程度,不知你看了多少遍书?在那个大家文学底子都不深的青葱时代,你能成为咱们班里大哥式的人物,靠的确实是实力。

你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在你的权高位重的岗位上忙碌着,知道你很成功,是咱们同学中最成功的人士之一。呵呵,三国中的深谋蹈略是否为你的事业助了力?好几位同学说你要回来和大家聚聚,可每次都无缘相见,心中也有遗憾,因为只想看看老同学经过这些年的蹉跎岁月,会有什么变化呢?

再见你时,是你生病之后的康复阶段。说实话,看到你的一瞬间,我真的很惊叹:岁月在你身上几乎没留下什么痕迹,你还是当年那个精神气十足的黑脸大个子!可能是营养比较好,现在的脸似乎没有原来那么黑了,胖瘦也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人比以前更潇洒干练了。你说是生病之后刚瘦下来的,以前也是很胖的,没有看到你很胖的形象,但是能想象出你胖的时候的样子,领导干部一般都是虎背熊腰,那样看起来才有派嘛!那次相见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你的乐观、豪气,颇有三国中英雄人物的气概,二是你有一位很好的贤内助。老婆那样精细的照料你,一个人事无巨细,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爱人身上,这种情景确实令人感动!这也是你的福气呀!

虽然和你加了qq,但很少能看到你,也能理解:休养中的你还难以放下工作,还要听下属的汇报,大事还要你做出决断,还要两边跑,空闲时间还是很少呀!前几天,你光临“寒舍”,看了敝人的几篇游记,你谈到你看过的叶广芩的《老县城》,很遗憾,我真没有看过,有机会一定看看。我最近刚看完莫言的《蛙》,感觉他那种写实手法反映出来的生活气息很浓,语言淳朴中透着狡黠,以愚莽的方式书写幽默,使我常常看着看着,会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这种写法是一种大智,一种经过岁月的发酵、知识的过滤后沉淀下来的佳酿,越品越够味。你有空的时候也读一读,确实很好的。其实读书、写文章于咱们这年龄,不过是抒发一下情感,寻找精神家园,寻找心灵的栖息地而已,但是写文章是给人看的,能遇到几个文学知己,能引起彼此之间的思想共鸣,真的是件令人心情愉悦的事。何况,中学时就“品三国”的你,文学底蕴比我深厚多了,能得到你的点评和认可,心里非常高兴。所以希望你在闲暇时拿起你好久没动的笔,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和点滴体会,一如咱们在学生时代写日记那样,经常写些日志发出来,大家一块品,不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更重要的是能健心健脑!

平时大家的工作都很繁忙,要见一面确实不容易,特别是你们这些在外地工作的。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的时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我们随时在网上可以看到彼此的动态,是大家沟通思想、交流近况的很好的方式,也让彼此的牵挂在这里能够得到回应吧。qq上基本是工作中的同事,还有同学、朋友,在这里各人都有各人的一片天地和空间。其实有时只要看到朋友的头像亮着,即使没时间打招呼,心里也是敞亮的:真正的朋友,无需过多的繁文缛节,只需在心里默默的祝愿;真正的朋友,只需远远地观一眼,就会心有灵犀。网络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希望在这里能经常看到你侃侃生活中的“三国”故事,侃侃你的七彩人生!

其他人在看啥

    《写给 “三国”先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