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探梳妆楼
夜幕早已悄悄的降临,瑟瑟的秋风带着一丝寒意,天空的一弯冷月时隐时现。三个诡秘的身影匆匆的爬过了山梁,穿过一片白杨林,风起叶动飒飒作响,如惊涛骇浪般。惊起的猫头鹰声嘶力竭的嗥叫,给这阴沉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恐惧。匍匐经过一片草地,翻越两米高的铁栅栏,三条鬼般的潜影消失在暮色中.....
围栏方圆百余亩,这个地方依山傍水,是块风水宝地。 正前方是青砖构砌的古楼,和古城门楼子相仿,标准的塞下风格。楼高近十丈,长宽各三丈三。从厚大的青砖来看,这个古楼应该是元末明初时期建造的。传说蒙古的两位格格进京,途中在此歇息梳妆打扮,故名梳妆楼。九六年的时候考古者才发现,其实这梳妆楼竟然是一座古墓。埋葬着蒙古一位驸马和妻妾。当年打开墓室,暗道厚厚的石门早已破裂,陪葬品被盗墓贼几乎洗劫一空。实际这一片是个庞大的古墓群。至今很多墓室还没打开,这三个人今夜正是为此而来....
三个人早已下了暗道,自制的放绳轮不停的转动着,他们已经向里走了很远,前面一根杠子装了一个小轮子,小平板上面固定着点燃的蜡烛。系在腰间的绳子是怕回来迷路,小轮子在前面滚动是怕掉进暗穴,那点燃的蜡烛是怕前方没了空气。行进间突然觉得腰间的绳子不停的抖动,好像有往回拉的感觉。三个人都紧张了起来。顺着绳索连滚带爬的撤了出来,来到洞外瘫坐在那,大口的喘着气。‘没人啊...怎么绳子会自己往回拉啊...有鬼了’‘别胡说,有什么鬼,自己吓唬自己,没有动静咱下去’两个人轻声的嘀咕着。过了没有五分钟,三个人又下了暗道。可走了没有十几米,绳子又剧烈的抖动起来,向回拉得力量能明显的感觉得到。这下可就毛了,惊慌失措间扔下自制的独轮车,钻出洞口头也不回的逃之夭夭了....
这三个人是我们的民工,没事的时候白天总来梳妆楼转悠,却暗暗的寻找墓室。其中姓肖的一个年岁比较大,对古墓很有研究的,过去听说盗过墓。他们自制了洛阳铲,准备了绳索蜡烛和手电筒。我是在厕所听到他们行动计划的。我尾随他们到此没有声张,是怕那看守墓地的人抓到他们惹了麻烦。他们下去的时候我就拽了那绳索,然后悄悄的躲在墓道边的。吓得几个家伙翻过围栏,失魂落魄般的没了踪迹,我不禁偷偷的笑了起来。突然远处电筒晃动,狗也在叫。我明白了.....我也该跑了....看墓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