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园里的交流
历经快四年的大学生活,对校园里的生活方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从中也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很缺乏。
一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学生们大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人认为上中学时吃了苦,上大学了要多放松,所以天天去上网以祢补中学时不准上网的缺憾;还有些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自立了,所以成天去想办法赚钱,去社会上活动,建立自己的人际网;而更多的人想的是,终于来到了大学,我们应该去体验一下向往已久的爱情……。然而很少有人去想要和同学们多交流,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
其实很多大学生刚走进校园的时候就有着立志读书、实现自己伟大理想的信念。但是由于他们面对新的环境会不适应,面对大量的课余时间不知如何度过,有着良好的兴趣不知道怎么开发?再加上周围同学的个自忙碌和校园里成双成对的人成天出现在眼前;他们便不得不开始动摇了。这些就是问题之所在。人是社会型动物,在平时生活中,特别是当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很需要交流和协作。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知识分子更需要彼此的沟通才能创新、才能获得思想的进步。近年来,校园里跳楼等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文关怀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寡言而造成的后果。
有些人会说,学校里有很多个种性质的社团还开设了很多素质课,这已经能为学生们提供足够的课外交流机会。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学生如果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对加强沟通、发展共同爱好确实有帮助。但是,在生活快节奏和个性张扬的今天,人们已经变得浮躁。象这些群体性和规律性的活动已经开始失去了诱惑力。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要有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场所,还要在根本上改变观念,引导大家参加群体活动,鼓励个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共同进行有益的健康的课外学习和业余活动;并以学校为起点带动整个社会也形成积极热情的协作观念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