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日记 >夜的第十七章

夜的第十七章

2007-12-04 01:43 作者:ltt002 阅读量:2598 推荐7次 | 我要投稿

夜的第十七章

黄昏的开始

那年,我十七岁,孤独地站在青春的拐角处。

那年,我踏着骤起的风,寂寞地在黄昏中飘零。

那年,我依然默默地走着,却依然不再回头。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想大声宣布:我上高中了,虽然着不是我梦寐以求的。

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希望我上市里最好的高中;刚上高中的时候,他又希望我上北大清华;而现在他只希望我走出校门的时候是毕业而不是被开除。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这种生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许在很长时间以前,我就已经死了。只不过我不像诗人海子那样死得那么干脆自然。

海子在他的一生中发光发亮,最后也算是死而无撼了。还说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完美诗句。而我只能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追求完美,却依然事与愿违地活在不太完美的生活中。

就像我不断追求高分成绩,却依然事与愿违地得了低分。

有人说,如果你是一个失败者,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可是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就像海子一样,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创造自我,追求无我

我和班里的几个同学一样。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以自己的方式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别人平等。可是有人却笑我们不知所谓不自量力……可能真的就是我错了。

记得那个晚自习,我来晚了。我轻轻地推开教室门,向老师喊了声“报告”,语气十分尊敬。而老师却戴着个大眼镜眯着眼,扫视了我一眼,便不在搭理。我依然站在那里,渴望得到老师回应。哪怕答案是否定的—结果却是我依然站在那里。像一个可怜的求乞者,也像一个傻子。

我有些气愤。我大步迈向自己的座位。不再回头。

原来人和人是不平等的。

我一直都在体会那种“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境界。我希望能有所超越,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

我一直都在追求李嘉诚所说的“创造自我,追求无我”的境界。

我只愿平等!

篮球上帝和乔丹

有的人之所以被人们神化了,就是因为他们做了我们常人所不能做的事情。但是我非常清醒地知道,不是人人都能够创造神话的。

在我所挚爱的篮球中,张伯纶和乔丹就是上帝就是神。

有句话说:如果说当年张伯纶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篮球之神。那么乔丹就是在芝加哥公牛队穿着23号球衣打球的上帝他本人。

飞人乔丹说:心念决定命运。我铭记在心。

在篮球方面,把艾弗森与乔丹相比,艾弗森就矮小一截了。但从另一方面讲,我认为艾弗森最伟大。

艾弗森。一个从贫民窟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他凭借顽强毅力和精湛的球技在NBA滚打数十年。没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却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高大的身体,却有高大的灵魂;没有……这些,让他摘掉了“坏孩子”的帽子。这一切艾弗森都走过来了,都克服了。

最后艾弗森说出了“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的豪言壮语。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就是“强者”。而我只能沉重的反思。

强者游戏

每当我从篮球场经过的时候,我都会很刻意地低着头,悄无声息、慢慢地走过去。

现在我害怕打篮球。因为那是强者们玩的游戏,而我与强者是沾不上边的。

我惧怕在强者游戏中,让自己脆弱的心灵和肉体再次受伤。于是我强颜欢笑,努力的包裹自己柔弱的一面,以及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

我努力的利用自己还没未完全泯灭的良性心念来控制我的命运,努力地成为另一个世界的强者,努力的活着。因为我明白一切的命中注定都是胡说。

《圣经》上说:一切开始于黑暗,然后黑暗又将光明埋葬。

我说:一切开始于心念,然后心念又将命运撰写。

黎明的结尾

李清照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鲁迅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在黎明将近未近之时,我说:再见了,我还要继续活。

其他人在看啥

    《夜的第十七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