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政府欠钱不还是对百姓利益的漠视

政府欠钱不还是对百姓利益的漠视

2015-12-01 13:37 作者:雨艳 阅读量:171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昨日上午,在武功县长宁镇政府门口的主街道上,63岁的陈师傅指着这条路说,“这是我2003年修的路,都用了12年了,我却连自己垫付的工程款都拿不到手”。陈师傅无奈地说,即便后来他把政府告赢了,武功县法院执行局却说“镇上没钱”。(11月28日,人民网)

对于80000元钱的欠款,12年呀,作为专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一级政府,如果真想解决,难道解决不了吗?不,笔者认为,这不是不能解决的事,而是某些政府官员对百姓利益的漠视,不想解决。

笔者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这武功县并非国家级贫困县。那么,对于长宁镇政府来说,剩下的7万多元钱虽不能说是“毛毛雨”,但也绝非什么“大钱”。可这还钱速度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7万2得要36年才能还清,而债权人今年已经63岁了。不知这镇政府是不是想幽默一把,用另类方式祝贺陈师傅健康长寿、活过百岁,也未可知。

事件发展到今天,让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冷漠表现?其一,历任干部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心,认为反正不是在我手中欠的账,我还不还我说了算,没有真正站在刘师傅的角度考虑他的难处。其二,当地政府对待这事明显太冷漠,无论是还款规划太不切合实际还是对法院判决不理睬,都是最直接的表现。其三,法院在执行时没有尽职履职,导致法院的权威判决成了摆设,对法院而言,很容易给人以袒护政府猜想。

修路不是儿戏,不可能是一时冲动拍脑袋决策,当时的执政者肯定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资金来源方案。可为何会造成今日之局面,这笔欠款的缘由有关部门也应好好理理,看到底是人为的还是有别的什么因素?必须梳理出来龙去脉,打消公众质疑,还陈师傅一个公道。

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作为一级地方政府,对自己欠的工程款却不管不问,视法院判决为儿戏,这样的政府还能带领当地群众致富么?不止形象受损,其公信力也会遭受质疑。虽然,每月办公经费定额,财政困难,我们可以理解,但过去了这么多年,难道连7万多元都无法节约出来?如果我们较真让该镇政府将这12年的“三公”经费公开,让我们看看到底有多困难,估计结果一定不会是大家愿意看到的。(慢性子)

其他人在看啥

    《政府欠钱不还是对百姓利益的漠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