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 >扭转环保“利益观”要用好生态考核

扭转环保“利益观”要用好生态考核

2017-01-27 12:49 作者:疏桐上蝉 阅读量:168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扭转环保“利益观”要用好生态考核

由于生态破坏严重,2015年9月,环保部对甘肃省张掖市政府、甘肃省林业厅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了约谈并要求整改。而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在上个月底刚刚结束的对甘肃省的督察发现,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重。(1月20日《光明日报》)

在全国环保形势整体向好的大形势下,缘何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仍然严重?事实上,早在2015年9月,环保部就对甘肃省多地多部门进行了约谈督促整改,就是刚刚结束的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的督察,已经形成了中央到地方对甘肃环保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的高压态势。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甘肃的环保应当得到大力整改,有所改观。缘何越来越糟?难道当地主要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不知如此阳奉阴违必将要被严厉问责?

扭曲的“利益观”让环保执法有心无力。尽管各项环保要求和规定已经十分明确和全面,但一些地方仍然我行我素,屡查不改,让环保约谈和督查一拳打到棉花上。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地方保守势力和既得利益者一直以来就是环保执法的最大阻力之一。一些紧扣经济指标的部门寻求利益最大化,不惜顶风违纪排污;而地方为了保持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坚持唯经济论英雄的政绩观,一方面按上级要求推动环保执法,另一方面却与既得利益势力“狼狈为奸”,与非法排污企业大玩“猫鼠游戏”,面对公众质疑和指责,保持沉默甚至为利益方辩护。2016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规出台实行,对于屡查不改的企业,将实施按日计罚,甚至开出“天价罚单”。但环保执法如果得不到地方的大力支持,势必势单力薄,难以让执法生威发力。

树立正确的环保“利益观”是生态向好的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无疑是指导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指南。固然,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经济方面的增长,就谈不上财政收入,就谈不上民生支出,就难以保证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转。但持续数十年的高速增长的经济模式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新发展理念已经指明,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以绿色和创新作为驱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改变过去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模式,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扭转环保“利益观”要用好生态考核。虽然实施垂直管理让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力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使地方特别是基层环保执法更加独立、及时和有效。但如果得到不地方政府的支持,环保部门只能唱独角戏。问题的关键还是地方“利益观”作崇,要改变这一点,必须将生态指标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当中,以生态考核指挥棒形成倒逼效应,扭转唯经济的“利益观”,将生态保护提升至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战略层面,推行领导干部生态考核和生态保护离任审计制度,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其他人在看啥

    《扭转环保“利益观”要用好生态考核》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