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味道
夏 天 的 味 道
七月,北方的天气是干热干热的,和八岁的儿子小宽坐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吃葡萄。忽然,小宽问我:“妈妈,夏天是什么味道的?”我怔了一下,看着他,一时还真想不出合适简洁的词来讲给他。
夏天的味道,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是最浓的。那是因为有漫长的暑假可以让我们随心所欲的幻想,酣畅淋漓的嬉戏。于是,夏季那独特的味道便在我不经意的笑声中,袅袅飘过。粘在头发上,睡在衣服上,融在舌头里,一路伴来,至亲至心了。
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我们的经济不发达,尤其北方。所以在炎热的夏季,电风扇就是个奢侈品了,家境好一些的买一个,但毕竟也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家庭还是用蒲叶扇子来扇风。夜幕将至时,便有三三两两的人手拿一把扇,或蒲叶,或竹编,边扇边说笑着,讲着各自的新闻,议论、争执着,扇子左右摆动的频率也随主人的情绪或快、或慢、或静止。也是由于不富裕,大家的勤俭持家便在这小扇子上展示出来。因为蒲叶的扇边容易破损,但整体的骨架还完好,用家里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包一下边,还能用很长一段时间。从包布的颜色能知道这布料是谁家的,能知道是哪家的姑娘身上穿的裙子。于是女人们聚在一起多了一个话题:对布条的经济耐看的运用。往往精明的想法就是在这切磋与实践中迸发出来。不久,有聪明的人用医用胶布替代布条,快速、简单、耐用、省钱。于是很快的,花花绿绿的扇子边就消失了。不过还能听见有人说:“哎,你的这衣服包过扇子。”
蚊子,比较讨厌的家伙。用蚊帐来防它们,只需四个棍子或杆子即可。所以在那个时候非常普及。小孩子最喜欢这个东东,只要钻进去,小小的天地便是自己的,随心的玩,随意的乐,什么是烦恼呢。每晚临睡前,大人们会钻进蚊帐,用眼睛仔细的寻找扒在账上的蚊子,一黑一白很好找,各个歼灭,然后凯旋而出。孩子们便可放心安然的睡去,一觉到天亮。不过在晚上起夜时,按大人说的方法,先抖一抖蚊帐出口的地方,让依附在帐外伺机钻进去的蚊蚊们受惊飞走,然后迅速钻出,回来时再重复同样的动作。现在很少做这些动作了,因为我们有纱窗、蚊香片、灭蚊灯、杀虫剂等先进有效的产品,蚊子无处可躲。
白天的时候,大家就用六神牌花露水,水仙牌风油精。有婴儿的家里,还会在给婴儿洗澡的水里加几滴花露水,小宝宝洗完后,浑身都散发着这种味,那时的家家户户都是这个味。现在我们用的驱蚊产品比较多,也有用这两个的。相比之下,较之以前少多了。因为过去只有这两种,所以很家常,也就印象至深。似乎只有闻到它们的芳香,才算是夏天的味道。
孩子喜欢夏季,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可以吃他们最爱的冰棍,冰晶如玉,清甜如泉,是我认为最美妙的食物。当我们奔跑在骄阳下,满头大汗时,用五分钱买一根,急急塞入嘴中,哇!通体都能感受到那种凉意,也顾不得牙齿能否受住忽冷的侵扰,一口接一口咬下去,直到手中剩一根小棍,才觉过瘾。不过在当时,五分钱也不能时时有,家长一个星期给你壹毛钱,自己安排。我四岁时,父母单位给适龄儿童种牛痘,我最怕打针。爸爸说不哭就可以吃冰棍。多大的诱惑呀!说什么也不能哭。医生把针从胳膊上拔出时,眼泪在眼眶里转了一下,让冰棍给冻回去了。爸爸兑现了诺言,买了四根,我和姐姐均分。姐姐吃的太慢,我一下吃了三根。然后跑到太阳底下,把肚子挺得高高的。妈妈问我干什么,我说肚子太凉了,让太阳爷爷晒晒。从那以后,再不敢多吃。
夏季最好的水果莫过于西瓜。在我的记忆里,小时的西瓜非常的甜,因为都是等瓜快熟时采摘的,而且老爸挑瓜的水平也很高。我喜欢看他挑时的姿势,一手托起瓜,把耳朵贴近它,用另一只手轻拍瓜身,若发出厚重的“砰、砰”声,老爸会点几下头,然后放在我的脚下,若发出清脆的声音,就放回瓜堆里去。一般我们会买三四个瓜,用网兜装了,放在自行车后面原本是驮我的座架上。我欢天喜地的跟着爸爸和车子走回去,有瓜吃,走路算什么。到家后,卸瓜,拿一个要吃的,其余的滚进床底下。然后在水池里把瓜洗净,再放半池子水,把瓜放进去。因为冰箱这个东西对于孩提时的我们是非常遥远的。所以用这个办法可以冰镇西瓜。我很爱用手去拨玩在水里漂浮的瓜,轻轻这么一拨,原本重重的西瓜就会马上转圈,那绿油油的瓜纹在我眼前一闪一闪的,像是夜晚迷人的霓虹,我喜欢看。短暂的等待过后,便是听那切瓜时象征熟透的似木材劈裂的一声响。那一刻,我们都闻到了成熟的味道。瓜吃完后,大家才开始说话。我还会摸摸鼓鼓的小肚子,满足透了。瓜皮和瓜子都不扔,老妈会用刀削去带瓜外皮和没吃净的瓤,切成薄片,拌成凉菜。瓜子洗净后,用盐水煮熟、晒干。吃到嘴里的是咸味和瓜子自身有的香味的融合体,特别好吃。因为它只有一种调料,不如正林牌的瓜子调料丰富。二十几年过去了,我都最爱这个味,只因简单。
不同地方的人都有各自对四季的记忆,都蕴藏着四季的味道。每到一个季节,或多或少地在心中慢慢翻腾出旧年的种种景物,便嗅得到那沁入心底的滋味。有浓、有淡、有甜、有辣,那是对日子的留恋,那是对家的牵挂,对亲人朋友的想念,也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记录,尤其是那些离乡远走的人,在四季轮回中思念故乡,深深透入心中的味道如何能散去,久久地沉淀成了乡愁。于是有歌者唱:饮尽了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我只说了些儿时的味道,当然还有青少年的,中年的,暮年的。大家都可以慢慢地从渐淡地影像志中捡回。当你静坐独思时,有软软的薄雾般的味道在面前绕啊绕,我们会微微醉去,缓缓的,悠悠的穿行于空翠湿人衣的青山黛岭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