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日记 >从真实到虚拟

从真实到虚拟

2009-10-22 15:47 作者:梦青 阅读量:2503 推荐1次 | 我要投稿

从虚拟到真实

——通过对新浪、天涯、19楼、校内进行比较,分析其前景

曾几何时,我们议论最多的是网络虚拟性带给人们生活的改变和影响。但是,随着新型网络社区的盛行,网络社区也变得“真实”起来。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1]校内网(人人网)就属于此类新型网络社区。而这种网络社区是需要用真实姓名来注册的。其社区活动也以网民的真实身份为基础。

也许,在网络社区的属性中,在不久的未来,“虚拟”将和“真实”平分天下。

综述:

新浪论坛——全球最大华人中文社区,是依托于新浪门户网站的虚拟社区。其形式采取最原始的“BBS为主要形式,结合其他同步异步信息交互技术形成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社区形式。”[2]

天涯虚拟社区是“以论坛、部落、博客为基础交流方式,综合提供个人空间、相册、音乐盒子、分类信息、站内消息、虚拟商店、来吧、问答、企业品牌家园等一系列功能服务,并以人文情感为核心的综合性虚拟社区和大型网络社交平台。”[3]该网站成立于1999年,据其称,目前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

19楼互动空间(www.19lou.com)是“提供快速、贴心、有效的城市生活服务的新媒体平台和网上家园。截至2009年3月,19楼拥有290万注册用户,日均页面访问量达1000万,每日独立访问用户达65万人次。19楼正以爆炸式的速度向前发展,每月的访问量增长均保持在10%以上。”[4]

校内网(人人网(renren.com))是“中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SNS网站,以实名制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日志、群、即时通讯、相册、集市等丰富强大的互联网功能体验,满足用户对社交、资讯、娱乐、交易多方面需求。”[5](校内网(人人网(renren.com)))

相同处:

其内容都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资讯的同时,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或发起社区成员参与的活动以达到满足人们的社交,娱乐,交易等目的。用户都有自己的“窝”,有好友,除新浪外其他三个社区成员都可在线玩游戏。并且这三家网站都拥有一款类似的游戏——用户经营自己的私人农场。

不同处:

1.从各个虚拟社区取名的不同可以看出其在用户选择上的不同侧重。

新浪论坛,依托于新浪门户网站,属于其中的一个部分。参与其中的网民大多为新浪的注册用户。笔者观察认为,其注册用户在社会层次上具有一定的多层次性,但由于新浪网的品牌形象比较正式和官方,所以它的注册用户大多也属于真实社会中性格上较为“中规中矩”的一类。年龄偏向青中年。

天涯虚拟社区,“虚拟”是它的主要特点,这个社区成员在现实生活中互不相识,从而形成一个凌驾于日常生活的新社区。这种虚拟的形式,在刚刚出现是曾引起很大的反响与争议,但是随着人们对这种新事物的理解日渐加深,这种形式已经变成最普通不过的网络互动形式,并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网络的虚拟性。笔者观察认为天涯的注册用户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而同类型的“强国论坛”的参与人群就更高端一些。

19楼互动空间——真实、丰富、温暖的网上城市,即虚拟又真实的网络社区。人们通过虚拟的网络身份在社区内活动。但是19楼最大的特点是它有很强的互动性内容,比如团购。这就需要人们在进行活动时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时,19楼还有很强的地域性,以单独的城市为主要活动范围,比如杭州19楼,台州19楼等。每个城市的19楼的内容信息主要都和自己的城市相关。网民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城市选择自己的活动范围,当然也可以去其他的城市逛一逛。据笔者观察,其注册用户以学生白领居多,女性占大多数。

校内网(现更名为人人网):以校内网的原名来看,校内网针对的主要群体是学生。而随着校内网业务与影响力的扩大,它已经不再满足于如此狭窄的受众群体了。所以它改了名字——人人网,力图吸引更多的用户。它的注册网民主要是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学生与白领。目前,据校内网称,其注册用户已达到7000万。

与其他社区不同,校内网,是一个依托于真实世界的网络社区。它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比如各种游戏,互动,都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下进行的。但是,它的本质是真实世界的延伸——在校内网上,你的好友是你真实世界中的同学,同事,朋友或是你朋友的朋友。你关注的是这群人的一举一动:“新鲜事”中你可以看到他们的最新动态,并“留言”发表你自己的观点。同时,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最新动态发表上去。这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延伸。现代人的人际网络相比于从前要复杂的多。

2.版面设计与参与形式的不同。

新浪论坛在版面上于新浪主页相似,顶部是新浪网下设的各个版块,向下是广告,接下来左侧图片新闻,中间是当天头条,在向下则是论坛子版块的各项内容。整体上还是给人一种“在看新闻”的感觉。其排版、色彩上也更庄重更为传统,很像非官方的官方组织。网民通过发帖参与其中。

天涯版面的主色是蓝色。但其版面整体设计在视觉上给人很杂乱的感觉,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天涯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网民通过发帖子,写博客参与其中。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关注某些牛人,即热点人物。

19楼的主色是绿色,其版面设计很温馨,分成三栏。在版块的命名上也突破传统,有自己的特点,如“04#咖啡教室”“05#温柔乡”。网民可以通过发帖子,写博客参与其中。一大特点是其团购活动。

校内网的主色也是蓝色,但与天涯相比则显得单纯得多,比较清爽,符合学生的感觉。校内上把公众人物与事件命名“共同关注”,类似好友的身份,可以查看。并且邀请名人开校内,大家可以选择成为其粉丝。

但是在建国60年到来之际,新浪论坛和19楼互动空间都推出了“庆祝建国60周年”的特别版面,主色为红色。

3.在内容的侧重上不同。

以2009年9月19日星期六上午10:51分为例。

新浪论坛的“锐头条”中一共关注了三件事,其标题分别是《进来818《建国大业》中到底谁最时尚》,《静映像:看外星人是怎么被地球人撵走的》,《我是撰稿人——加入网络方阵为祖国加油》。

天涯的天涯聚焦则将焦点放在了《温暖手绘本: 一个人去西藏》。而其热贴榜上的第一条帖子是《娱乐八卦组图:孙楠新媳妇高调复出 潘蔚大方秀好身材》,可以看出天涯的最大特色——对情感八卦的关注。

杭州19楼则是用《未完成的天路 两个人一条狗踏上了旅程(多图)》作头条。笔者接连几天观察,发现19楼的头条,都喜欢用一些比较吸引眼球的标题。

打开校内网,大家一般最先关注的是好友的“新鲜事”。看看谁又交了新男/女朋友,谁又有什么新动态。当笔者在这个时间打开自己的校内时,笔者的好友动态中的第一条是一大学同学新写的一篇日志《穷得只剩爱了》。

4.功能上的不同

这四家虚拟社区在功能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本着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同时兼顾企业的商业营销活动,努力营造和现实社区相同的“真实感”。“天涯虚拟社区”来吧、问答、以及图书馆是其他三个虚拟社区没有的。校内网则可以看到有谁来过你的主页。

在虚拟社区盛行的最初,人们享受其中的是可以不展示自己的真实身份而畅所欲言。但是,随之而来的弊端,诸如欺骗、谩骂、不负责任的言论等,也使得人们对网络的虚拟性进行反思。也有一些国家提出了网络要实行实名制。

但是,校内网的出现与其说是人们对虚拟世界感到“疲倦”,不如说是人类本性中的猎奇心理占据了上风。通过校内网,我可以知道他/她的一举一动。并且是以一种类似于“窥视”的方法。同时,SNS也是人们现实中社交的延伸。

总结:笔者认为,19楼是“天涯后时期”,具有一定的可发展性,但目前而言,其影响力不如天涯。而SNS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具有长久存在的可能,因为目前来看,人类还不能完全依赖虚拟的人际交往生存,我们需要社交,SNS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社交的可能。而新浪论坛只是一个附属于新浪的版块,深受新浪品牌形象的影响。但新浪网最受人关注的是它的新闻,且新浪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远不及校内网。(笔者的同学朋友上网的第一件事是登录自己的校内,而笔者的父亲上网的第一件事是登录新浪网浏览新闻。)笔者认为它的发展前景不会太好。同样的,天涯如果不在年轻人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也势必会被淘汰。但这种用虚拟身份进行交往的形式并不会被淘汰。人们喜欢猎奇,更喜欢偷偷的猎奇。而虚拟将和真实平分天下。

[1] 引自老师课件

[2] 引自“百度百科”

[3] 引自“天涯虚拟社区”网站

[4] 引自“19楼互动空间”网站

[5] 引自“校内网”网站

其他人在看啥

    《从真实到虚拟》的评论 (共 0 条)

    • 黑色星期五::piaoliang
    • 泥人:呵呵,结论显得有些论据支持不足
    • 叶寒如雪:……
    • 梦青:嘿嘿~~还得各位老大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