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随笔 >楼上的红颜

楼上的红颜

2009-10-24 19:39 作者:南飞 阅读量:3149 推荐13次 | 我要投稿

一千多年前,一个女子,呆呆地望着门前流过的江水。又是一个残春,花随水远去,如凋零的红颜。不禁的悲叹,是红颜易老,还是流水无情?水将流向何方,花又将漂向那里?不问世俗,因为世俗已不值得问。只有诗书画能陪伴我打发那孤独的时间。社会是不公的,一个弱小的女子怎能逃脱伦理的眼睛。她低吟着,欲上层楼忘记愁,愁却跟上楼。没有人能体会,却留下了那个足以超过当时任何人名声的带着悠愁的楼——望江楼。

“ 薛涛,长安人,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作集《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未流传。”简单明了的事迹,平淡却有才气,人生的悲哀,没有随波逐流,虽入红尘,却又看透红尘。

锦江边上望江楼,早已慕名,却始终不敢去拜访,没有勇气去看看。因为我怕打扰那颗脆弱的心,千年来的风霜,王侯将相,达官贵人早已没入那滚滚的历史黄沙。而一个弱者,一个小女子却名垂青史,不为别的,就为她的精神,她的勇气。楼可作证,江水亦可。生活的磨砺没有改变真正的气节。薛涛八岁时,与父亲咏梧桐,父亲口占“庭除一古铜,耸干立云中”让涛续诗,涛开口便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听了,除了讶异她的才华,更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她后来果然成了官妓。即使这样也没有改变她的理想,就这样以自己羸弱的肩膀担起了了文人的气节。那有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又算什么?除了会奴颜卑骨的谄媚还会些什么?罢了,罢了,随他们去吧!

忘不了她的那首代表作《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昔,离梦杳如关塞长。”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在封建时代的妇女中,特别是像她这一类中,是不可多得的。到过边关,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深切的同情。没曾想,自己又有谁同情呢?也曾向往过爱情,但是那些人不过是逢场作戏,没有一个人进入过她的心里。直到遇见了元稹。有“朝暮共飞还,同心莲叶间”的表白,也有和元稹双宿双栖的想法。可是,你可知道。文人也不是完美的,他们在风花雪月场所的话怎能当真?放纵多情的元稹还是离开了成都。四十六岁的薛涛,芳华已至秋暮,默默的兑现她那不该兑现的诺言。聪明的她,是明白她和元稹之间的关系的。露水情缘,朝生暮死,何必恩恩怨怨反复纠缠?毅然剪断了本不该的情缘,“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可叹痴情女子太多,像薛涛这样能够斩断情缘,反而更显得珍重。我所喜欢薛涛的也正是这一点:聪明冷静。身虽为妓,心洁如冰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

心中的悲戚涌上来,小小的波折让她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身份。艳名是虚名,才名是虚名,觥筹交错,男欢女爱都是假的,唯一真实的是——她是一个妓女。她要用她的才气,她的聪明去羞辱那些士子,妓女怎么了?多年后,李白拜访故居后留下一首“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表达了哀思。于是后来,她成了真正的智者,女中豪杰。

“ 韦皋镇蜀之初,南越献孔雀一只,皋依涛意,于使宅开池设笼以栖之。至大和五年(公元八三一年)秋,孔雀死。次年夏,涛亦卒。”一代才女走完了她64岁的人生,听说薛涛坟在今成都市东郊、锦江之滨的望江公园内,不知是否还能找到。然而故居上却建起了望江楼,开凿薛涛井。她默默的被人们记在了心中。此生无憾,不知才女泉下是否有知。

又是清明,踏青怀人之时,三五同学,应邀川大。远远的望见望江公园的路标,心中感慨。天色已晚,还是不去打扰吧!不能带去我身上喧嚣闹市的余音,断了她的琴弦。怀着诚恳的心离开了,回来开始后悔。但是一定会有机会的,为了心中的那个尊敬的女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南飞

其他人在看啥

    《楼上的红颜》的评论 (共 0 条)

    • 张去病::good
    • 孟婆汤: 欲上层楼忘记愁,愁却跟上楼。 :like
    • 叶寒如雪:在作者的笔下,薛涛似乎栩栩如生……
    • Guest:唐代诗人薛涛第三波研究成果《薛涛诗歌意释》,揭秘历史,释意合理,雅俗共赏,普适性强,很有学术价值,对于文科学生学习唐诗有指导性参考。
    • 海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Franziska: 南飞
    • 王德福: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good
    • 王德福: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good
    • 凌雪洛神:清幽的文笔,让人读了心里舒服
    • 鲲鹏:读后感慨万千......
    • Guest::liu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