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旧城
很多年前,我在故乡的那片土壤里埋了一坛酒,很多年后,举杯轻啄,竟长醉不醒。如今,我才知道,那坛酒的名字,名为“思念”。
——题记
我辗转了几座城,遇上了几场大雨,走过了几条街。我以为会遇到如何的人和事儿,来一段如何的青春。其实,风还是那样稀薄,我满眼望去,青山不再,烟和雨以一种奇怪的姿态搭配着。我看过繁华街市的大马路,当时也下了雨,柏油路面湿漉漉的。以至于我想到了一个词儿,“故乡”,我曾写过关于故乡题材的文章,字句还是华丽丽的,辞藻繁烁,而至今看来,我根本不懂故乡。
这座城里,没有我夜里梦里碎碎念的风和云淡,和来不及忘怀的相遇,这导致我心心念念的青春无处安放。当然,新城都很陌生。我们互不关己,通常擦肩而过。
谈谈我的故乡吧!
故乡是川西的一座小城,那里也有新城和旧城,新建的商业街和居民地,让这座亚热带的南城在宁静和期待中成长,旧的是上个世纪留下的老式建筑,依然是黑瓦白墙,高矮错落,旁栽有法式梧桐,一列列,在冬季里安详,在秋里彷徨。市中心和郊外隔着一定距离,但那中心隔着大片居住区。这个小城是标准的同心圆模式,最里的是商业区,其次是居住用地,然后有工业区,最外的大抵就是郊外了。我就住在近郊,离市中心约莫有三十分钟的车程,坐在车里,你能非常清晰的感受到空气中温度的变化,随之变化的还有颜色,新旧城区像是匆匆地从上个世纪赶来,带着风尘,带着青涩和羞赧。
市中心是前卫的,车水马龙,霓虹炫彩,楼高,商业繁荣。中心广场,你记不记得?孩童在这玩耍,老太太老大爷的风姿在这里肆意表现,轮滑的年轻人,跳街舞的酷小伙儿,在情人节里举行的情侣亲吻大赛,还有大型文艺演出,等等。这些我们曾毫不在意,甚至不屑一顾的画面,如今想来,只剩温情脉脉。市中心和居民区之间有一条母亲河,名为“州河”,这条护城河,这条生命河,在任何时候,都闪着鱼鳞般闪闪发亮的光,日出时,太阳从远处山间撒下半角漏晖,这样州河就能镀上一层白色的银光,亮得刺眼。特别是在夜里,商业区外层有一圈老房子,每到晚上,所有老房子淡而朦胧的灯光全都倒映在河里,昏黄的,银灰的,亮绿的,暖红的。仿佛水下也有一座城,稍起微风,灯影便摇碎了一城的香眠。还有伫立在暗中的楼,灯光在墨黑的天空,摇摇欲坠,显得消瘦,恰为天上的街市。
我的房子背靠着山,屋后有片树林,树稀稀落落的,从屋前到屋后有条小道,道旁有石榴和紫薇,偶尔夜里落了雨,便会零落几场花事,踩在稀稀零零的碎瓣儿上,头上绕着烟,掉着打旋的水珠。门前有大片大片的香蒲,在昏黄的灯光下,香蒲会折射出暖融融的光,还有成群的飞虫在蒲草里嗡嗡乱飞乱鸣,但自从祖父去世,灯光就暗了,蒲草也萎落了。房子对面是一连串的山坡,几个基站直直地孤零零地立在那上面儿,若是星繁,就仿佛能看见基站上挂着亮晶晶的星子,哦不,它挂着的是思乡人闪烁的眼!
这样一对比,故乡仿佛是朴素的。 甚至我见过或读过的让人怀念的关于故乡的书,多半是朴素的,朴素就像民国时期女子身上穿的蓝色锦花旗袍,经久耐看,就像一本传世经典,字里句里都是典雅古朴的味道。对于中国的尚美传统,朴素大方是历久弥新的,是一种美的享受。中国茶,喝过的人都知道,颜色清淡素雅,香味儿清涩怡人,入口,口齿甜香,余韵无穷,甚至洗盏濯杯时,空气里都是茶韵清香。我是真的无法想象,故乡若是失了朴素,她会变成什么样?
其实故乡的诸多景色,与其他的城别无多异。我们只是习惯了那儿的人,那儿的空气的味道,那儿的天空的颜色,那儿的一餐一饭,那儿的面条放几勺盐,放几勺酱醋油,那些与生俱来的沾染的故乡的味道,是浸在骨子里的。在故乡的时候,夜晚回家时的路灯都是暖融融的, 而其他城市的夜晚的灯,是冷寂的,是萧瑟的,这一点,远在他乡的人或许深有体会。
故乡始终呈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颜色!几只飞蛾扑扇着翅膀飞进药蒲里,散发出一股浓浓的药香,天空里一轮明晃晃的月亮,很远处人家传来阵阵狗吠声,故乡安静下来了。
看!这就是我那朴素简单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