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唯分论还学生一篇蓝天
学生课业负担重、补课多,其实学生家长也是“受害者”。但如果学校严格执行了教育部门的“禁补令”,而作为“受害者”的家长却联名请愿要求补课,你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咄咄怪事还真就发生了。近日,一条通告在武汉市高中学生家长群中引起轰动。通告写道:“周四下午3点在武昌区教育局门口有一场签名请愿活动,目的是请求教育局恢复高中晚自习和周六的校内补课!希望家长们支持!”积极参与请愿的家长代表均为武汉市各高中非毕业班学生的家长。
传统的、强调社会比较的评价下,学生关注同他人的比较,缺乏掌握知识的内在兴趣,并认为不被评价(考试)的内容不值得学习,而且易采取表层加工策略,回避冒险。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测量成绩的准则是竞争性的话,即如果是根据学生在班上的相对地位来评定的话,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寻找自己在班上处于什么地位的证据。也许,竞争会起一种促进学习的作用,但布鲁姆断定,把重点放在竞争上,可能会摧毁许多学习和发展,
反之,如果摒弃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基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和进步情况,评价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而是包括多个方面如口头表达、动手操作的能力,文艺的特长等,并且让学生有改正错误、提高评价等级的机会,将有助于使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到学习本身,形成掌握目标定向。这种评价方式,将有助于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我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治本应是变原有以成绩为目标的评价机制为以掌握为目标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为此,学校应在校园文化,课堂文化等方面入手,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这也是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 (古道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