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从富士康跳楼事件背后引发几点对“80后”的思考?
"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
——从富士康跳楼事件背后引发的几点思考
富士康身上原本有很多的光环,它为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它为《财富》全球500强,它甚至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莅临视察。但再多的光环也未曾把它像今年这样推向社会关注的最高点。
如果我们把富士康持续进一年的十几连跳当成一整件事件来看的话,它依然是中国代工企业的一个小小缩影。可以想像,富士康绝非中国代工企业中最黑暗、最“血汗”的一家,但他却是规模最大,成就最大的一家。我不禁要问,如果连富士康员工的生存环境都已经恶化到这种地步的话,那我国南方那数不胜数的代工厂商、作坊,他们的环境还会好到哪里去?
一条条生活在阳光下的年轻生命接连消殒,它揭露出来的,是中国现如今代工模式之痛,同时它也反映了在急速转型的中国产业结构下,青年一代农民工主体心中的苦楚与无助。如果我们在今日只是在庆幸连跳数字的不再跳动,富士康的员工们增加了收入,而不去深层反思那致使生命消殒的真实原因,那我只能说,冷漠只会让连跳继续,所不同的是你以后将没有机会在头条上看到。
反思一:谁来为“80后”青年农民工煲制“心灵鸡汤”?
相对于城里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无疑要承受更多的社会压力。他们是漂着城市的边缘人,像那漂浮在水中的浮萍没有根,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却每日要生活在喧嚣的城市社会圈层中求得生存。而他们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乐观,调查显示,不完全统计,因受孤独、难以适应环境等因素的困扰,60%以上的外来农民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项心理调查报告显示,城市农民工,尤其是“80后”青年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往往会直接导致自杀、酗酒、斗殴等恶性社会事件,民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这项2008年的调查结果,已经接二连三的在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得到验证。
“80后”农民工,他们当中大部分是高中、初中甚至是小学毕业后就出来打工的一代,很多人由于家庭观念、家庭经济能力、周围整体文化环境造成过早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他们怀揣着巨大的希望与梦想——
他们是新生代的农民工,较之父辈,有一定的文化,思维活跃,不安于现状。
他们不同于他们的父辈,选择“一直打零工,哪里需要去哪里”。
他们将自己定位为“白领”,拒绝“干体力活”,更注重生活品质、自由度和发展空间。
他们穿着前卫,热衷聊QQ、打游戏、K歌,渴望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他们渴望获得一技之长,也擅长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多从事着IT、家电维修、服装、修车、服务等技术行业。
他们过惯了大城市灯红酒绿的繁华生活,羡慕这种城市人的生活模式。
他们中大部分人已经丧失了传统的劳动技能,处于“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的尴尬现状。早已不是父辈“傻根”的社会形象,有着全新生活诉求,胸怀绚丽青春梦想。
他们,坚信,“经过努力,一定能成为真正的‘白领’”,做个真正的城里人。
希望越大,失望也随之而来。来到城市后,他们发现一切都并非他们原来想的那么简单,不是努力过后、奋斗过后就有收获。下面这个是摘自富士康员工的马红娟的QQ空间日记:
标题:深圳,你不是我的天堂
不想一开口就抱怨,可是现在的状态真的不是我想要的。
我曾说过,喜欢深圳的OPEN,在这里,我感觉很自由,没有人在乎你是谁,没有人在乎你干了什么。可是,深圳也是一座辛苦的城市,到这里来每一个人也许都带着深深的迷惘,深深的怀疑,淡淡的希望。
在公司,总能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孕妇还一如既往地上班,和大家一起挤楼道,一起挤饭堂。我不止一次替她们忧虑过,真怕她们被人挤倒,又怕保安的扫描仪将她们的宝宝扫成畸形儿。
真害怕自己以后的生活也会那么辛苦。
在深圳,我看不到我想要的生活,我很害怕,害怕有一天,我会向生活屈服,走上自己不想走的路,心中却留下永久的伤痛,永久的遗憾。
深圳,你是我生活的天堂吗?
日记看完了,“我很害怕,害怕有一天,我会……走上自己不想走的路。深圳,你是我的天堂吗?”这篇由深圳富士康菁干班员工马红娟写的QQ日记,发表于今年5月5日。就在一天后,她的好友、一同从湖南省湘潭大学(重点本科院校)毕业进入富士康工作的卢新跳楼身亡。而在此之前,另一名富士康的湘大籍校友刘志军也以坠楼的方式离开人世。
看到这里,我们该为我们“80后”一代反思些什么?导致一起起跳楼的根源又在哪里?如何才能让类似的悲剧再次重演?难道不该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吗?以下是我搜集到一些资料后给出的自己看法:
一、无人沟通
在流水线上每天像机器样的工作八小时,领着几百块钱的底薪,扣除生活开销,生活在这繁华的都市,每月几乎没有什么可剩;为了获得额外的工资,于是他们又不得不选择继续这种无休止的机器式加班。除了休息中的几个小时外,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在像富士康这样的工厂里,人口流动性大,一般人在一个工厂呆的时间不会超过1-2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淡薄,谁都不愿意轻易选择相信彼此,真心关心彼此的就更少了。受了委屈,工友们也就没有人能够安抚他们的情绪,精神长期抑郁无法排解,如何做才能摆脱当前的这种困境呢?怎样才能让自己不活得如此难受呢?
湘籍富士康自杀员工卢新,优秀本科大学生,湘潭大学毕业。
二、需要伴侣
人有七情六欲,而对于自身最重要的最能相伴一生的,可能就是其中的“爱情”了,很多年龄在25岁左右的外来青年农民工,生理与心理方面都趋于成熟,向往婚姻生活。然而,由于恋爱婚姻条件不便、业余文化生活贫乏、加班加点的频繁而无序,其正常情感和生理需求会受到一定的压抑,如果这种情感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与转嫁,必然会让其走到另一个极端。另一方面,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工,女孩子表面可能嘻嘻哈哈,内心会忧郁无助、四望迷茫;男孩子则可能年轻气盛、性情刚烈、容易冲动。一但发生感情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会急剧下降,搞得自己不知所措。可想而知,无法排解又会造成什么后果……
三、压力太大
情感压力:爱情是需要“面包”来作为支撑的,也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之类的话,他们都在阐述着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爱情和婚姻都是需要物质基础来维持下去的!我曾经对我弟弟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的女孩子,都比较现实,即使现在双方都可以不谈钱,即使现在你们会认为谈钱伤感情,但一旦到了结婚,什么地方都要用到钱,婚后更是如此!没钱的日子,到时会一团糟,“现不行动到时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爱情更是如此!你总不想让自己爱的人跟你一起过苦日子吧?既然要爱,就要有资格去爱;既然要爱,就要有底气去爱;既然要爱,就要有责任去爱。而对于现在的爱情,我也不愿意把它说得太势利,可是一到了结婚之时,很多人就不得不考虑一些现实的问题:有没有房子、有没有车子、还没有票子?这三样,刚刚步入城市几年的“80后”,有几个人能承受这之重?现在城市房价堪比天,奋斗到何年才能在城市定居啊?也许有人会说,你们不会住到乡下去啊,可是对于享受惯城市繁华的“80后”男女,一则不愿意离开这种活跃的气氛中,二则他们再也做不来农村那些体力活,生存不下来,可能还需要老父老母养着他们呢!而这中的种种苦楚也许只有我们刚刚出来的“80后”才能真正理解……
责任压力:有了自己的家后,父母需要赡养、妻子需要呵护、孩子需要照顾,一人扛起一家之重,角色随时在变,任务不停下达,可作为“80后”的我们却并没有准备好角色的转变,还一直以为可以作那个少不经事的黄毛丫头、小子,等到这一切真真切切的来到时,等到时代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时,我们变得不知所措,前进迷茫、后退无助!青春一天天离我们远去,抛妻弃子,远离父母,“蛮、忙、茫”,累到无力想回头,身累,心更累……
四、对未来模糊
“80后”农民工逐渐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却又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来自农村的打工妹,染着金黄色头发,提着各式各样的箱包,充满着阳光时尚的青春气息。“80后”的她们说,时尚并不仅仅属于城里人,她们同样可以像城市姑娘一样装扮自己。而对于未来的打算,她们中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答案, “以后谁知道啊,看自己的发展吧。”“生存条件允许当然想留在外面,不能忍受就只能回去了。”也许对农村妹来说,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城市人并不难,而农村小伙子想进城,谈何容易。
反思二:企业“人本管理”模式改革的路还有多远?
富士康连环跳事件过后,其总裁郭台铭站出来说员工跳楼与公司管理制度无丝毫关系!这种说法说给谁听,也很难让人信服。
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因此不把员工的健康和发展等利益摆在自身发展的重要位置。
富士康根本没有把员工的真正关切放在心上,只要有利于公司的定单式加班,不顾员工的心里感受,你加也得加,不加也得加。如果是不顺应工厂的加班任务,你就可以卷铺盖走人了,总怀着一个心态:这个工作,你不做外面还有一大堆人都在等着这个岗位呢!(不过这也是大实话,就在其发生第十三跳之际,工厂外面的招聘台前还挤满了前来应聘的青年民工!)你说这样的企业能不出事吗?
为富士康提供这些青年民工的还有很多所谓的中专技校,他们每年把一批批读了不到两年、还未毕业的中专技校生,以所谓“实习”的名义送到富士康来,这其中有多少幕后黑手交易、有多少盘剥利益,恐怕也只有这些所谓中专技校和富士康最清楚吧!
这些年来,具有新思维的“80后”青年民工给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民工群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用工单位必须以人为本,对民工的管理要更加人性化。管理者不仅要关注民工的物质需求,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还应加强同民工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对本地员工和外来员工一视同仁,为优秀民工提供培训再教育的机会,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然而,像这样的企业“人本管理”模式改革的路还有多远?我们不得而知。
反思三:政府在企业监管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对于像类似问题,我们的政府监管部门难到不知?不是!而是不为。为什么不为呢?因为这些企业都是国家的重点企业,每年向国家缴纳不菲的财税,听说富士康每年的出口总额还占整个国内外贸总额的3.9%呢!这样的企业,全国有吗?世界又有几家?
自从接连出事之后,政府部门就像一个“和事老”一样跳出来,为富士康腹背挡子弹——为富士康开脱,把事情原因完全转嫁给当事人;禁止新闻媒体进一步报道此事,屏蔽掉网上的最新相关报道和评论……我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和官员的种种行为,为的是谁服务?到底是谁的父母官?一丘之貉在此时也许更能说明两者的关系。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政府不应该老是采取这种态度来面对国民的质疑,这是一种极为不理智的处事方式。政府在企业监管中应该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其实政府最清楚!富士康自杀员工孙丹勇
结束语:
国家、社会、企业都有责任保障这个群体远离极度匮乏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如果健康的文化不去主动占据这个庞大的群体,无形之中也就给形形色色不健康的东西以可乘之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政府、社会、企业、家庭更要尊重和关爱农民工,切实考虑他们的生活、情感方面的实际困难,积极为农民工尤其是“80后”青年农民工营造温馨的“精神家园”,让他们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才能有效预防与疗治他们的心理疾患。
另外对于“80后”青年农民工不健康的心理应该给予合理的引导及指导他们就医,使其以往长期压抑的抑郁情绪得到合理疏导和治疗,让“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的他们得到一片休憩、栖居之地,请尽量避免类似的“80后”农民工自杀悲剧重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