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政审应当把朋友圈纳入范围
古人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中国古代名言,道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对于人格人品影响力,揭示了人际交往的个性爱好“趋同现象”。
在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圈子原理之下,紧盯公务员的“朋友圈”,并对其进行审查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因志趣相投而结下的友情会给人们带来共鸣与激情,因志同道合而结下的友谊会给人们带来前进的动力。正因为如此,真挚的友情、深厚的友谊,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公务员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结朋交友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怎么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则需要谨慎对待。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关系十分复杂,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和公务员交朋友是假,想要利用公务员手中的权力为其牟取私利是真。特别是少数公务员受心中贪欲驱使,主动结交能够为自己带来好处利益的“朋友”,热衷于和老板、大款称兄道弟,经常与他们吃喝玩乐,堂而皇之地出入娱乐场所,毫无顾忌地享受奢侈服务。从各级纪委查处的公务员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因为交友不慎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大有人在。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的普遍使用,关于招录干部,关于社交朋友圈,在我们国家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情形,各类朋友圈子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准公务员”和“准事业干部”几乎每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朋友圈子中,有些人在里面发表不当言论、推波助澜,更有人参与或发起非法、非组织活动,这样的人明显不符合国家利益和国家干部标准,理应排除在录用人员的埋单之外。因此,身为公务员一定要从工作出发,从事业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以德交友,近君子远小人。通过结君子之交,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做到保持一颗平常心,固守一种淡泊志,永葆共产党员的优秀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