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反四风”应常抓不懈
节日“反四风”应常抓不懈
中秋国庆期间,各地各部门为严防“四风”反弹回潮,通过曝光通报、建章立制、明察暗访等方式,狠刹公款吃喝、收送红包节礼、滥发津补贴等不正之风。反腐专家认为,在重要节庆期间,紧盯“四风”问题不放松,体现了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重塑党风政风的决心和担当。(2016年09月18日08:10 来源:新华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中秋节、国庆节,“逢节必令(通知)”已成惯例。中秋节国庆节反“四风”的主要目标是让廉洁过节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廉洁过节的目的不仅在于过每一个风清气正的节日,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起廉洁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反腐败问题上坚持“抓大不放小”的思路,既打老虎又拍苍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廉洁的官场生态。不仅社会风气为之一振、百姓拍手称快,一些不愿应酬、长期“被腐败”的官员也松了口气。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现阶段又有一些腐败新花样、“四风”新模式,以更加隐蔽的形态潜伏于波澜不惊的日常,令人大跌眼镜。公款吃喝玩“隐身”。一是转换场所,掩人耳目。公款吃喝由高档豪华饭店转移到单位内部食堂、培训中心或者偏僻隐蔽的一桌饭、农家乐甚至个人家中,“家庭式会所”悄然出现;二是转嫁接待,官商不清。一些领导干部经常出入或利用私营企业内部接待场所安排宴请,众多私营企业老板在其办公楼内设隐秘的豪华餐厅投其所好。三是转移支出,移花接木。有的将餐费开成办公用品、会议费、差旅费等,想方设法报销;还有利用电子券、短信验证码、微信公共号等虚拟渠道收受礼品、接受宴请,以掩人耳目、躲避检查……少数腐败分子为了瞒天过海,可谓“各显神通”,“四风”问题不仅更加隐蔽、难以觉察,甚至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隐藏劣迹的作案工具。
反腐败、纠“四风”,始终在路上。面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新形式、新花样,各级党组织应尽好责、把好关,越是节假日越不能放松要求,越是不起眼的细节越要扣得紧、管得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则应当对隐形变异的“四风”做好思想准备,不断丰富调查、监管的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研究腐败案件的新规律、新特点,以便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遏制“四风”的变异和蔓延。
中秋节本是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的传统节日,美好令人向往,然而公款收送月饼等节礼电子礼券、公款吃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等不正行为屡屡出现,让这个传统节日出现了一些不“传统”的味道,违背了节日美好的初衷。让传统中秋佳节更有“传统”味,不仅是吃月饼、赏花灯、猜灯谜这么简单,廉洁过节必不可少,节日反‘四风’,必须坚持抓下去。
海棠依旧
2016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