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调研少点套路多点“接地气”
八项规定提出要改进调查研究。记者采访发现,当前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更勤了,调研现场张贴悬挂标语横幅、铺设红地毯等现象已很少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个别地方,一些调研出现形式主义苗头,且日益成为基层新负担,人们画像:就像葫芦掉到井里,好像深入了,其实还是浮在表面。(半月谈网 12月5日)
说起调研,大家都不陌生,常常都是这种套路:早打招呼,让地方和基层早作准备;要不就是挂欢迎横幅、铺红地毯、前呼后拥地一大批人陪同;然后就是先开一个座谈会,听个汇报,然后再走马观花地走一走,最后再说几句套话官话。
其实干部下基层调研的过程,就是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了解群众期望的过程,也是宣传党的政策、增进群众感情的过程。这肯定就需要耐心听取群众对改善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呼声,听取群众对工作的批评意见;耐心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细致地剖析社会热点问题,化解群众的疑虑困惑。特别是当下脱贫攻坚工作,如果不进村入户,听取贫困户的心声,那么根本无法掌握真实情况,更无法一对一施策。
放眼当下和未来,群众迫切期待着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多一些求真务实的作风,少一些摆排场的官气;多一些俯下身去倾听群众心声的调研,少一些形式主义、走马观花的“调研”;让调研真正地“接地气”。这样的调研,才能让调研名至实归,才能让调研取得预期中乃至意料之外的丰硕收获,才能得到百姓真心赞扬。(文/一帆)